ZKX's LAB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

2020-10-06知识4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 A试题分析:初速度为零,所以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为:第二秒内的初速度为a,末速度为2a,所以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为:第三秒内的初速度为2a,末速度为3a,所以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为:故,故选A基础题,关键是对公式 的正确掌握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秒末的速度达到4米/秒物体在第三秒内的位移是 因为第一秒末的速度为4m/s,并且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a=(V1-V0)/t=(4-0)/1=4m/s^2则在第二秒末的位移为x1=1/2at^2=1/2*4*2^2=8m第三秒末的位移为x2=1/2at^2=1/2*4*3^2=18m则在第三秒内的位移△x=18-8=10m所以位移为10m,这题的方法其实很多种,但基本的思路都是带公式,就是运动学五大公式望采纳,新年快乐。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经过S位移的速度是v时,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  ) A.2v B.2v C.22v D.4v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S,v′2=2a?2S,联立两式解得:v′=2v.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在第三个T时间内位移是3m,第三个T的终了时刻的瞬时速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注:*为乘号匀加速的位移=V乘以T1除以2=3*6/2=9(m)匀速的位移=V乘以T2=3*3=9(m)匀减速的位移=V的平方除以2a=3*3/2*0.6=7.5(m)总位移=9+9+7.5=25.5(m)需注意审题 题中已经说匀减速至停止了 所以不用判断第三阶段所用时间 只需熟练运用公式:V方=2as 即s=V方/2aS=平均速度*时间平均速度=(V初+V末)/2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B.物体 A、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v=xt=31m/s=3m/s.故A正确.B、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x=12at32-12at22,得:a=1.2m/s2.故B正确.C、前3s内位移为:x3=12at32,前3s内平均速度为.v3=x3t3=12×1.2×3m/s=1.8m/s.故C错误.D、3s末的速度是:v3=at3=3.6m/s.故D正确.故选ABD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分析:因为物体是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通过的距离之比是 1:3:5(这个可证明,若需要证明过程,请说话)而“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均是指1秒的时间,所以物体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第1:V第2:V第3=1:3:5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末的速度达到4米每秒,物体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 物体做的是匀加速,且初速度为0,则4=a*1,解得 a=4 m/s2,那么,第2秒内的位移就是 前2秒内的位移 减去 第1秒的位移,即S=S2-S1=a*22/2-a*12/2=2a-a/2=8-2=6 m,即 物体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 6 米.

#匀加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