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战马的兴衰荣辱从何时说起,古中国神秘的面纱由战马蒙上,古代帝国千年的传承你又知晓多少,种种的一切皆从此文开始。
在古时的中国,马的地位是尤为重要的,它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马匹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可以用来运输、也可以用于娱乐游戏、如有名的打马球、跑马赛。
但它最重要的还是在古代战场的运用。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亚洲就开始对马匹进行人工的饲养,经过许久的传播,被黄河一代的先民们拿来运用到了战场之上。
据研究,战马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代驯马、育马的技术逐渐完善,并且细分了马匹的工种,在这之后的几千年里,战马就一直活跃在古代军事舞台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到现在才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之内!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是何由来
提起战马,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想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这句俗语。赤兔马作为三国中吕布、关羽的坐骑,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广为称赞,仿佛只要是说马,就是在说赤兔。
《三国演义》中对赤兔这样描写道,"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顶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我们从这几句话里可以知道,赤兔马的的确确是一匹好马,但是赤兔真如话中描写那样吗?赤兔的名字又是从何而来!
《三国志》中对赤兔马是这样记载的"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三国志》对赤兔马的记载只有寥寥一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赤兔马是宝马,但并没有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至于《三国演义》的中的记载,应该是带有几分夸张描写的手法,想以此来突出赤兔马马中皇者的威风形象。但由此也可以看出,赤兔马确实深受古往今来人们的喜爱。
唐代诗人李贺也曾在《马诗》中写道"赤兔无人用,须当吕布骑。"以此来表达对赤兔的赞赏。至于赤兔的名字由来,有人说是兔子迅捷,以此来比喻赤兔马速度之快,其实不然。
在古典专著《相马论》中记载道,战马的头部分为直头、凹头、楔头、兔头和半兔头,兔头和半兔头是评定好马的标准之一,把赤兔马翻译过来也就是红色的宝马,赤兔马的名字也是如此得来的。
虽然赤兔马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但人们赤兔马的热衷却是丝毫不减,赤兔也已经成为人们心中公认的宝马。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卢的成名史
的卢马在书中被人们称作是"妨主之马",意思就是谁骑上它谁就会倒霉,必然会招来血光之灾。
纵观历史的遗迹,的卢马的第一次登台亮相是在《三国志》中的檀溪,话说这的卢原本是为刘表手下的降将张武所有,乃是后来辗转落入了刘备的手中。
初见这马时就有人评价道"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可刘备偏偏就是不信,硬是骑着它去赴鸿门宴,刘备宴席上察觉情况不对,忙借机骑着的卢马飞奔而逃。
的卢马慌不择路,路遇檀溪波涛滚滚,而后面又有追兵围堵,刘备心里大哀,拍着的卢马骂道:"的卢的卢,今要妨主!"
可谁知就在此时,的卢马好像听懂了刘备的话语,长嘶鸣叫,纵身一跃跳过了檀溪,刘备也因的卢马而捡回了一条命!的卢马也因为它这惊天一跃被推上了神坛,脱掉了凶马的名头,跻身名马的行列之内!
其实古人对的卢马的评价早有记载,早在伯乐的相马经中就有云道:"的卢,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
也是从这句话开始人们便对的卢马有了偏见,认为只要是的卢马,就一定跟妨主灾祸挂着钩,骑着它必定会遭来灾祸,不得不说这个见解还是有些片面的。
但是三国后期的著名蜀国谋士庞统却因为骑着的卢马而惨死在落凤坡,这样一来的卢马就又有了争议,也真的是颇具戏剧性了。
的卢马也因此给后世留下很深的印记,人们对它妨主的说法也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说那是无稽之谈,是人们的偏见,也有的人说的卢马确实是一匹凶马,还有人说这与的卢马的习性有关……
的卢在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议论。诗人辛弃疾曾在破阵子中对的卢描写道"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可以看出诗人对的卢马还是很看好的,所以我们在看待的卢马妨主一说上也应该用科学实际的眼光来看待,而不是以偏概全,随便下定论!
大宛城的汗血马,爱马者的理想之都
在我国的漫长军事长河中,马匹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士兵冲锋陷阵的好伙伴,它更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在这些宝马中有着一种马千百年来独领风骚,它就是"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最早出现在西方,是西方最为珍贵的马种,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便与西域诸国便开始了密切的交易往来,在一次偶然中我国使臣发现了汗血宝马的身影,回国后便告诉了当时的执政者"汉武帝"。
汉武帝听后大喜,想要购买这种马的马种,但无奈西域国家认为汗血宝马珍贵,不想让它流入中土,就拒绝了汉武帝的请求。威震天下的汉武帝知晓后那里肯干,马上便调集重兵前往西域抢马。
而抢马的目的地正是"大宛城",最终大宛战败,并承诺每年向汉朝进贡纯正的汗血马种,我国也是从这时便开始有了汗血宝马的踪迹,并将这些马称之为"大宛"。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道,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被誉为天马。据说这种马身体的皮肤较薄,大宛马快速奔跑皮肤下的血管清晰可见,流出汗水为红色,看上去就像流血一般。
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汗血宝马"。大宛马在进入中土之后统治者便开始进行马种杂交,将其与西域良马和蒙古战马进行交配,从而培育出了大批的优质马匹,我国骑兵的战斗力也因此大为提升。
宋代司马光有《天马歌》写道"大宛马,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古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汗血宝马名满天下,而最为出名的马匹杂交繁殖基地就要属"山丹军马场"了,据史料记载山丹军马场是由汉代的骠骑校尉霍去病建立的,专门用于培育优质军马,是亚洲最大的马匹培育基地,位列世界第二,前苏联解体后更为世界第一。
山丹军马场一直深受我国重视,在新中国建国五十年期间一直是我国军队对其进行管理,一直到后期后来才移交相关部门的。
汗血宝马一直繁衍到元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蒙古铁骑在那时之所以能够脚踏亚欧非三大洲,这与汗血宝马的机动性是密不可分的,可是在那之后一直到近代,汗血宝马却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在我国已经很难看到汗血宝马的身影了。
战马的流逝,汗血马种何去何从
汗血宝马在我国的出现引起了我国一大波爱马者的抢购热潮,这一现象在元朝时最为兴盛,大批汗血马种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在那一时期战马尤为尊贵。但是在此后的几百年里,纯种的汗血宝马却几乎绝迹,这又是因何缘故?
其实这主要与我国后期的发展有关,因为我国是地方马种较多的一个国家,所以很多养马者便盯上了进口的汗血马种,开始大规模的进行交配杂交,再加上元朝后期反贼四起,战马的需求量过大,所以汗血马的血脉渐渐地被地方马种同化,直到最后再难找到真正的汗血宝马。
朱元璋建国后汗血马种就已经很难找出,再加上后期的清朝入关,马背上的民族再一次开始了军马热潮,直到近代汗血马就已经难觅其踪了!
纵观汗血马的兴衰史,其实这与汗血马的体型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冷兵器时代军队人员的装备较为笨重,而汗血马体型纤细,速度快,但无法承重,这也是汗血马退出军事舞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语:
古时的战马一去不会再来,但我们对那个策马扬鞭的时代却依旧怀念,试问哪个少年没有过一人一马,仗剑天涯的青春梦想,所以就让我们借着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去探寻人生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