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商隐《无题》诗古人都不敢轻易模仿,春晚导演仿一首,很有水平
对于敢写律诗的现代人,笔者一直都是十分佩服的,至少人家敢于挑战。至于水平如何?确实不太好说。在前些期里,曾给大家介绍过莫言、易中天等人写的七律,从大家的评论来看,说明这些诗确实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不过大家也应该理解,毕竟对于平仄格律不太精通的现代人而言,律诗确实太难了!
所以对于本期这首七律,咱们确实要且读且珍惜。此诗名为《无题》,作者只能算半个文化圈人,他的名字叫马东。严格意义上来说,马东应该算是娱乐圈的。1968年出生的他,毕业于北电,而后开始做主持人和导演等。2011年,他导演了央视的春晚,可见其实力。本来这样的人物,应该和七律沾不上关系,但人家却用一首《无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提到《无题》,大家应该和我一样,首先想到的是李商隐,毕竟他把这类情诗写到了极致。李商隐一共写了15首《无题》诗(不能证实是出自他之手的没算),留下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等多个千古名句。
这些无题诗都有着很重的李式情诗风格:字句本身朦胧凄美,风格秾丽、构思新颖。正因如此,要模仿这类作品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多年来,古代文人墨客基本上不敢轻易模仿它们,就算偶有所作,也很难与李商隐诗相媲美。可是马东却在失恋后模仿了一首,很有水平,让我们来品一品: 《无题》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 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卿有泪,荼蘼花了我无缘。 小楼寂寞新雨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这首诗是马东年轻时所写,写于一次失恋后。虽然从整体上,很难与李商隐相比,但却从开篇美到结尾,作为一首现代人写的七律,确实是很有水平的。
首联一开篇,其实就出手不凡。首句“晚凉天”的说法,出自词中之帝李煜,原句为“晚凉天净月华开”。次句“不堪怜”这种说法,始于北宋词人张先,后明、清等作者经常用它。这一联轻写景,重抒情,一开篇就为全诗的定下了基调。
次联则用了两个数量词,摧肠酒,三杯下肚难以消愁;醉梦间,寻香惊梦,醒来时独自忍受五更的清寒。这一联中最妙的是“邀酒摧肠”这4个字,李白曾在《月下独酌》中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马东此诗更“狠”,直接就主动邀酒来摧肠,可见其愁苦之深、伤情之痛。
颈联,则连用了两个典故。“钗头凤”是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往事,这一点大家都能读懂。而“荼蘼花”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荼蘼花开在春末,饱含着世人对春天的最后一丝眷恋,所以当它花谢时,文人墨客往往十分伤感,因为它暗示着美好的结束。“卿有泪”和“我无缘”,工整而又有诗意,可圈可点。
尾联,连用了两个“难”字,颇有相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觉。天上那轮寄托着相思的明月,遇上了新雨,此时圆也不是,缺也不是。很显然这是一语双关,借写新雨月来抒写自己矛盾的心情。想和对方在一起,但却爱而不得;想忘记,却又谈何容易。昔日陆游百无聊赖,写下的是“小楼一夜听春雨”,而马东能想到将雨和月联系到一起,写出“新雨月”这一意象,这是前人都没有想到的。
仔细品读这首词,从意境上来看,确实是在模仿李商隐无题诗的风格,但又写出了新意。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中存在着意象过多堆砌的毛病,但细细品每一个意象本身,用字又是十分精准的,这就弥补了诗风不简练的不足。从首句以晚凉天开篇,到最后以新雨月落笔,全诗从开篇美到结尾,作为现代人写的七律,确实是很难得的。
不过,除了这首诗外,马东先生后来似乎并没有再能达到这样水准的作品,所以这确实算是他的一次超水平发挥了。人间自有情痴,或许真的只有伤怀到了极致,才能写出充满感染力的文字。爱情能让普通人变成诗人,此言果然不虚。对此诗,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