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现有一个高杆抗病的小麦品种自交

2020-10-06知识4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 TTRR)和矮杆易抗病(ttrr)两个品种 (1)B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2)思路:将21种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单体分别与该隐性突变体杂交,在所有F1中,表现那种隐性性状的组合即为突变的基因。

现有一个高杆抗病的小麦品种自交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 TTRR)和矮杆易抗病(ttrr)两个品种 (1)B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2)思路:将21种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单体分别与该隐性突变体杂交,在所有F1中,表现那种隐性性状的组合即为。

现有一个高杆抗病的小麦品种自交

现有高杆抗病(DDTT)和矮杆不抗病(ddtt)两种品系的小麦, (1)ddTT(2)DdTt(3)DT Dt dT dt 单倍体 1:1:1:1(4)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加倍.

现有一个高杆抗病的小麦品种自交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和矮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显性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隐性纯合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3:1,A错误;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l,B正确;C、测交是指F1(AaBb)与隐性个体(aabb)杂交,其结果是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l:l:l:l,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型,D正确.故选:A.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 TTRR)和矮杆易抗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A组 B组 C组P 高杆抗病×矮杆易感病 P 高杆抗病×矮杆易感病 P高杆抗病↓ ↓ ↓ X射线 F1 高杆抗病 F1 高杆抗病 矮杆抗病Ⅲ↓ (自交)选择 ↓花药离体培养F2 矮杆抗病Ⅰ F2 矮杆抗病Ⅱ(1)B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植株所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 (1)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单倍体育种,即方法Ⅰ.方法Ⅱ是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2)DdTt能产生四种配子,即DT、Dt、dT、dt,图中①为DT,则②为dT,而④是由②发育成的单倍体再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的,所以④的基因型为ddTT.(3)过程(二)表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和d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三)采用的是花药离体培养法;过程(四)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4)过程(五)是自交,其后代抗倒伏抗锈病的植株中,ddTT:ddTt=1:2,其中纯合子占13.让F1按(五)、(六)过程自交一代,即选出的抗倒伏抗锈病的植株再自交一次,由于ddTT:ddTt=1:2,即ddTT占13、ddTt占23,其中13ddTT能稳定遗传,23ddTt自交产生ddTT的比例为23×14=16,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16=12.(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DDtt与⑤ddtt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Ddtt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故答案为:(1)Ⅰ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2)DT和ddTT(3)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4)13 12(5)1。

#小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