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永丰镇的历史 永丰乡的历史沿革

2020-10-06知识11

永丰库遗址的历史 前身为南宋“常平仓”。是元代宁波的衙署仓储区遗址。南宋庆元元年(1195),改明州为庆元府,并于子城内设“常平”仓”,“以藉米麦”。元时改为“永丰库”。“差设官攒,收纳各名项断设赃罚钞及诸色课程,每季解省。(《元至正续志》)明洪武三年(1370)更名“宏济库”。“出纳库四座,以‘文行忠信’字为号,今废。(《成化宁波郡志》)

永丰镇的历史 永丰乡的历史沿革

永丰镇的历史沿革 古永丰镇于唐武德四年(621)建镇。唐乾元元年(758)建永丰县。唐元和七年(812),撤永丰县入上饶县,复为镇。宋熙宁七年(1074)复县。建县后所称县城和民国时期以后所称的永丰镇范围大致相同。民国时期,县城区域面积约0.64平方公里。民国二十七年(1938)始设镇,分关西、北里两镇。民国三十一年合并称永丰镇,其辖区除县城外,还包括县城附近的巷村、小坝头、麦田畈、老桥头、石磨岭,连隔河的水南(南屏村)也在其内。民国三十八年解放前夕,全镇辖20个保,268甲。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20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当时永丰镇属城厢区。1951年为县直属镇(区级),辖镇内各街和南屏乡(水南)。1954年南屏乡从永丰镇析出。1958年成立永丰镇人民公社。1981年撤社改镇,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永丰镇位于丰溪中游,县境中偏西部,东连排山镇,与塘墀乡隔丰溪为邻,南接大石乡,西毗洋口镇,北与下溪镇接壤,东北靠吴村镇。1993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城北乡,将其区域和大石乡的南屏村划归永丰镇,总面积17.74平方公里。2001年11月,西坛乡撤销,其区域划入,还有原河北镇的源溪、湖头、塘溪3个行政村同时划入,全镇总面积扩大到47.3平方公里,县(镇)。

永丰镇的历史 永丰乡的历史沿革

永丰塔的历史起源 始建于后周(951-960年),北宋年间(960年-1127年)才建成,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经洪水、地震,仍完好无损。清晨登塔眺望,东面山色蒙蒙,霞光绚丽,北有文庙大成殿,雄伟壮观。永丰塔附近还有菏塔、石桥与之交相辉映,景色甚美。据《巨野县志》记载,该塔原“坐落于县治儒学前大佛寺内”。唐宋时期的大佛寺,方圆20余亩,寺西建有塔院,塔内藏有佛经;佛庙雕梁画栋,建造雄伟,佛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墓鼓晨钟,烟雾缭绕,是古代游览胜地。宋元时期,永丰塔以北是济州城内商业闹市区,有戏楼、酒楼、饭店、旅馆,每天说书的、唱戏的、打拳的、卖艺的,锣鼓管弦之声,不绝于耳。每当古会,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因塔渊源于佛教盛行的古印度等国,古代人们又称它为佛塔或者梵塔。明嘉靖监察御史马文健诗云:“浮屠筑塔自何埤傀压晴川。《巨野县志》中的“梵塔朝晖”一语,即由此而来,取名“永丰”,意谓“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意。从马文健的五言诗可以看出,明以前,永丰塔的 建造时代就没有定论。时至今日,仍然流传着各种说法。有的说,塔底两层毁坏严重,时代久远,应是唐初;有的说,新编《菏泽地名》一书记载:“建 于五代周”;新编《鲁。

永丰镇的历史 永丰乡的历史沿革

永丰有多少历史人物 永丰历史文化悠久。永丰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之美誉。于北宋至元年(1054年)建县,九百多年来,其秀丽的山水和纯朴的民风,孕育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北宋天文学家曾民瞻,元朝文学家刘鹗,明朝状元曾棨、罗伦,兵部尚书聂豹,清朝状元刘绎,解放军上将郭林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贤人志士,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据县志记载,永丰有进士287人,状元4人,将军9人。

永丰县的历史沿革 永丰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人类居住。西周至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几经变迁。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秦灭楚,地域属秦;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属庐陵县。西汉仍属庐陵县,王莽改制后属桓亭县。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复庐陵县,永丰仍属之;公元199年(献帝建安四年),庐陵郡正式确立,并析庐陵县地置阳城、兴平2县,即今永丰县地。三国时仍为阳城、兴平2县,属孙吴庐陵郡。公元280年(西晋武帝太康元年),阳城改称阳丰;公元291年(惠帝元康元年),阳丰、兴平属庐陵郡。公元536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兴平属巴山郡;公元557年(陈武帝永定元年),兴平划回庐陵郡。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阳丰、兴平属庐陵郡;开皇十年,属吉州;开皇十一年,阳丰、兴平并入庐陵县。公元607年(炀帝大业三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公元615年~公元617年(大业末),析庐陵县水东11乡置吉水县,今永丰地属之。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庐陵郡复改吉州;武德八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公元657年(高宗显庆二年),改庐陵郡为吉州;公元742年(玄宗天宝元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吉水县改为吉水。

永丰县的历史名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北宋天文学家曾民瞻元朝文学家刘鹗明朝状元曾棨、罗伦。兵部尚书、江右王门代表人物聂豹,异端思想家何心隐,理学家宋仪望,外交家郭汝霖。清朝状元刘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原中央军委纪委书记郭林祥上将等9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诞生。据县志记载,永丰有进士287人,状元4人,将军9人。

永丰乡的历史沿革 永丰原名百家冢铺,亦称百冢部(从淮阳县城计算到此有100个冢子)清宣统三年(1911)修案,更名“永丰”,取永年丰收之意。1965年由范集、南顿、丁集三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永丰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永丰乡。1997年,面积72.8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永丰、王庄、郭大庄、鞠营、唐楼、徐冢、李大庄、克庄、马庄、毛集、沈庄、冯滩、郭平楼、前栾楼、朱滩店、马楼、栗营、大刘、大黄庄、火星阁、谷楼、大靳、后栾楼、樊冲、王楼、鲍庄、王营、罗集、阎庄29个行政村。

永丰镇的历史文化 永丰镇政府驻新民自然村,位于区政府驻地西南10.5千米,海拔1900米,面积91.4平方千米。东与守望乡相连,南与布嘎乡接壤,西同苏家院接界,北与土城、蒙泉两乡毗邻。因镇政府西南1千米处有库容量1040万立方米的永丰水库而得此名。1950年属昭通县第六区,1952年属凤霞区,1959年2月从凤霞区划出9个乡组建凤霞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永丰公社,建永丰1984年定名永丰区,1988年划出布嘎等5个乡,其余组建永丰为如今的永丰镇。永丰镇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氏家祠(龙氏家祠,位于簸箕湾,1933年建)和卢家祠堂(卢汉家祠,位于绿荫瑭,1936年建)风景名胜点。

#中国古代史#文物#兴平#历史#辛亥革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