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原则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的功能划分为几个层次

2020-10-06知识3

26.(1.0分) OSI开放系统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划分为( )个层次。 27:D。28:C。29:D。30:A。31:D。32:C。33:A。34:D。35:B。36:C。37:A。38:B。39:A。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原则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的功能划分为几个层次

OSI参考模型自上而下分为七层,分别是那七层?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制定的研究网络互连的模型,该模型自上而下依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原则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的功能划分为几个层次

OSI参考模型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处于同等层的若干个实体称为 ______ 参考答案:B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原则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的功能划分为几个层次

OSI参考模型分哪几个层次?各层次基本功能是什么? 1、第2113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它为特5261定类型的网络应用程4102序提供对osi环境的访问。应用层决1653定进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基本功能:应用层不仅提供应用过程所需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还充当应用过程的用户代理,完成信息交换所需的一些功能。2、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表示。基本功能: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解密、数据压缩和终端类型转换。3、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它提供了终端系统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控制机制。该服务包括在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下建立连接,尽管可以在第4层中处理双工模式;会话层管理登录和注销过程。基本功能:它专门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特定操作,则会话层协议管理这些操作,例如防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4、第4层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层之间的接口层。传输层不仅是单一的结构层,也是整个分析体系结构协议的核心。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端到端可靠、透明、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基本功能:它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

根据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网络互连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中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是什么? OSI把网络划分为7层,他只是个逻辑模型,实际上我们用的是TCP/IP协议族。只有4层。以路由为核心,以交换机为基础,所有的网络设备基本就是这样。

什么叫OSI参考模型?分为哪七个层次?有会话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还有哪些?第1层 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原则 OSI参考2113模型层次结构划分的原则:(52611)网路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4102;(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1653能;(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6)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分层,每层应当实现定义明确的功能。(7)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开放系统OSI标准定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方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即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定说明。扩展资料: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分层的好处是利用层次结构可以把开放系统的信息交换问题分解到一系列容易控制的软硬件模块-层中,而各层可以根据需要独立进行修改或扩充功能,同时,有利于个不同制造厂家的设备互连,也有利于大家学习、理解数据通讯网络。参考资料来源:-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ISO/OSI)将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个层次 参考答案:7

简要回答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将互联通信功能划分为几个层次? 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Network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Layer),表示层(Presen 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7383235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

#网络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物理层#传输层#国际标准化组织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