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封建“正统”的眼光来看,刘裕确实是“篡晋”的叛逆贼臣。如果我们用历史的发展眼光来看,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刘裕代晋是历史的必然。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刘裕“恢复中原之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安得不与唐、宋等论哉!”
刘裕武功显赫、战绩卓著,逐个消灭了潜在的对手
事实上,当时傀儡皇帝司马氏早已名存实亡,如果没有刘裕,司马氏政权也终究是要灭亡的。东晋政权已经到了极端腐朽的地步,统治集团亦十分无能,门阀士族大多是苟安主义者。如果没有刘裕,司马氏的天下已经变成了桓氏的天下。
如果桓温还能延寿数年,那么根本等不到刘裕,晋朝就会灭亡。桓玄志大才疏,野心勃勃,但不如其父能干,加之他得不到寒族地主的支持,所以得而复失。桓玄的失败与刘裕的成功,正好代表了两种不同势力斗争的结果。
刘裕和与他一起来自北府兵的一批军官,社会地位不高,常遇到高门士族们的白眼。然而,正是这一阶层,最终推翻了东晋政权。经过多年的经营,刘裕逐个消灭了潜在的对手,他武功显赫,战绩卓著,终于在公元420年代晋称帝,建立了刘宋王朝。
刘裕称帝的为政举措,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自此,刘裕成为南朝第一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宋武帝。他称帝前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东晋皇族司马休之指使家人在都城里“招集轻侠”、横行霸道,刘裕下令将他逮捕;出身于北府的将官、刘裕的功臣诸葛长民兄弟,在地方上“专集珍宝美色”、骄纵贪婪,刘裕也给予坚决镇压。
诸如此类,不枚胜举。刘裕的一系列整顿吏治措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保持政权稳定的作用。刘裕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在他当政期间,屡次下令限制横征暴敛,宣布不向贫穷人民收“宿债”,地方官员不得中饱私囊,豪强亦不得巧立名目自行征税。
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了晋朝早已失去了积极作用,成了高门士族维护特权的工具,使得被推荐和提拔的管理都是“凭借世资,用相凌驾”的人。
刘裕本人就是靠军功起家的寒门地主,他掌权后大力提拔了一批寒门出身的文臣武将。这些人逐渐地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寒门地主政治集团,为他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宋武帝刘裕可以媲美汉高祖刘邦
刘裕称帝和他的为政举措,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使刘宋王朝建立初期出现了一个政治安定、生产回升的“小康”局面。清代学者夏曾佑盛赞宋武帝刘裕可以媲美汉高祖刘邦:“二十四史中,人主得国之正,功业之高,汉高而外,当推宋武。”
刘裕临终前将儿子宋少帝托付给四大辅臣。可惜小皇帝在服丧期间沉迷享乐,“好为游狎”。四大辅臣为了刘宋王朝的长治久安,遂决定废除并杀掉宋少帝。可以说,“刘裕托孤”算是史上最失败托孤案例之一。
最终,四大辅臣扶持刘义隆上位,即宋文帝。宋武帝刘裕死后,到他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统治时,刘宋王朝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出现了比较好的形势,这就是所谓的“元嘉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