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当今的世界上,社会福利制度是否完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的幸福感。福利机构主要是针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虽然当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机构是近代引进西方的产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就没有此类制度。
一、中国古代福利机构简述
古代的社会福利机构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福利机构最初多由民间负责。比如汉朝时期的世家大族、宗族组织以及宗教团体等。这些团体会负责福利事业,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后,寺庙也承担了一些救济的职能。
但是,福利事业真正的萌芽还得是宋朝时期,宋代对外军事行动虽然弱一些,但是谈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可以说宋朝是古代中国的巅峰时期。因此不少学者将宋朝视为中国近代之开端。
宋朝的城市取消了此前延续千年的宵禁制度,人们有了夜生活,从这一点就可以说宋代社会已经有了近代的模样。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明下,宋代发展出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发达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这么说,宋代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古代社会是空前绝后的。宋代社会福利的代表性机构有施药局、安济坊、居养院、漏泽园等。
二、宋代社会福利机构
宋朝的施药局,便是为穷苦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看病时只需要收一点本钱就好,对于特别贫困的人,还可以免费治疗。
安济坊和居养院,则是宋朝时期的养老院,兴起于宋徽宗时期。《宋史》记载,宋徽宗当时下诏:
“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
不仅要做,还要做好,而不能是面子工程。当时的规定是,凡是有1000户以上的城镇都必须设置安济坊,居养院。这两个机构主要是针对孤寡老人、穷人、孤儿的居养机构。其中,针对孤寡老人的居养院后来叫作安老坊、安怀坊等,名称不同,性质一样,类似今天的免费养老院。
在宋朝,凡是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都有权利进入居养院。居养院中,针对孤儿的部分叫作慈幼局,其性质相当于今天的儿童福利院。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是漏泽园,这个机构很难通过名字来猜想,实际上这是一个福利性质的殡葬机构。宋朝规定,凡是无主的尸骨或者因家贫无法安葬的死者,官府都要负责安葬。当时设有一个特殊的墓地叫漏泽园,目的便是这个。
漏泽园的建立,可以说是给了逝者最后的体面,看得出古代的封建社会并不是我们想的“吃人的社会”。元朝以前的社会,只要不是兵荒马乱、连年灾害,人民完全可以比较好地生存。
三、“蔡京悖论”
有学者高度评价宋代的社会福利事业是“由胎养到祭祀”,意思就是能从一个人的出生管到他的逝世。这是因为在宋代,中国人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的关怀心理便开始展现。
不过,关于宋代的社会福利机构有一个很有趣的事,那就是这些福利机构是在宋徽宗时期完善的。是的,就是亡国之君宋徽宗。而且,实际负责这些机构的还是奸臣蔡京,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全是蔡京负责设立的。
这就很有意思,宋徽宗、蔡京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奸臣,但事实上这些好事却确确实实是这两位干的。史学家对这个奇特的反常,起了个名字叫:“蔡京悖论”,明末学者顾炎武就曾说道:“漏泽园之设,起于蔡京,不可以其人而废其法。”意思就是不能因为蔡京这个人是个奸臣,就否认漏泽园制度。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实事求是,客观看待”,宋徽宗、蔡京虽然对北宋的灭亡负有直接责任,但是这些福利性质的机构却是真真正正地体现了对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