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地老虎有哪些主要生活习性?

2020-10-06知识6

小地老虎有哪些防治方法?

小地老虎有哪些主要生活习性?

如何识别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以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及北方的低洼内涝或灌区发生比较严重;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适宜生存温度为15℃~25℃。天敌有知更鸟、鸦雀、蟾蜍、鼬鼠、步行虫、寄生蝇、寄生蜂及细菌、真菌等。对农、林木幼苗危害很大,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成虫:体长21~23毫米,翅展48~50毫米。头部与胸部褐色至黑灰色,雄蛾触角双栉形,栉齿短,端1/5线形,下唇须斜向上伸,第一、二节外侧大部黑色杂少许灰白色,额光滑无突起,上缘有一黑条,头顶有黑斑,颈板基部色暗,基部与中部各有一黑色横线,下胸淡灰褐色,足外测黑褐色,胫节及各跗节端部有灰白斑。腹部灰褐色,前翅棕褐色,前缘区色较黑,翅脉纹黑色,基线双线黑色,波浪形,线间色浅褐,自前缘达1脉,内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在1脉后外突,剑纹小,暗褐色,黑边,环纹小,扁圆形,或外端呈尖齿形,暗灰色,黑边,肾纹暗灰色,黑边,中有一黑曲纹,中部外方有一楔形黑纹伸达外线,中线黑褐色,波浪形,外线双线黑色,锯齿形,齿尖在各翅脉上断为黑点,亚端线灰白,锯齿形,在2~4脉。

小地老虎有哪些主要生活习性?

怎样防治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十分广泛,除水稻等少数水生植物外,几乎对所有植物的幼苗均能取食为害。(1)形态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上有肾形斑、环形斑、棒型斑,各斑均环黑边。肾形斑外有一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里的楔形斑,三斑相对,易于识别。老熟幼虫黑褐色,长37~47毫米,体表粗糙,密布大小不等的颗粒,腹背各节有4个毛片,前两个比后两个小。头部褐色,有不规则黑褐色网纹,臀板有深褐色纵纹。蛹红褐色,长18~24毫米,腹部末端有臀刺1对。(2)发生规律全国各地年发生代数不等,以幼虫和蛹越冬,在黄淮流域不能越冬,越冬代成虫从南方迁入。成虫喜食酸甜发酵液,有趋光性。卵多散产在土表的残株根茬及玉米苗上或杂草上,幼虫6龄,初孵幼虫可昼夜在心叶内取食为害,4龄后将茎叶咬成缺刻,5龄后可咬断幼茎,并将幼苗拉入土中取食,老熟幼虫则潜入地下3~5厘米深处越冬,适宜温度为18~26℃。高温不利于发生,阴凉潮湿、田间覆盖度大、杂草丛生、土壤湿度大虫量就多,为害加重,沙壤土、黏壤土发生重,沙质土发生为害轻。(3)防治方法清除田间和地边杂草,可以。

小地老虎有哪些主要生活习性?

什么是小地老虎 ? 别 名:土蚕,地蚕 鳞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属广布性种类,以雨量丰富、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发生量大,东北地区多发生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地区。该虫 能危害百余种。

小地老虎有哪些主要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1年发生3~4代;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出现,4月下旬盛发,温度适宜时,10月份左右也可出现,成虫羽化后4~6天开始产卵。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伏于土缝、。

#地老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