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致陈继儒书册页》,行草,23厘米 x 23厘米,1988年小约翰·M·克劳福德遗赠,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年),卒于毅宗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三十五岁时得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尝督湖广学政,官山东副史,至南京礼部上书。其时党祸酷烈,他请求归乡。崇祯初年,又掌詹事府事。三年后,他就屡次上书乞休,诏加太子太保,卒赠太子太傅,谥文敏。
释文:久為病懶,不復臨池。承示側理,留滯經嵗,玆已卒業,奉納並請教之。名正肅。弟日為達人相促文債,今始脫然,正欲過訪雲老老親翁,且觀其家樂,惟吾兄約定即趨赴耳。弟其昌頓首。眉公老兄翁
董其昌的书法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又享高寿,所以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注:依古轩画廊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