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观察物体二教学效果 有没有强震球老师关于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

2020-10-06知识8

有没有强震球老师关于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观察物体二教学效果 有没有强震球老师关于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2113学生通5261过观察同体积的几种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沉、4102浮,1653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2、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观察要确定统一的标准;亲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经历一个对原有认知自我否定、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兴趣;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二、教学重点、难点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真正原因。三、课前准备教师:透明塑料水槽,大中小木块各一个、大中小铁螺母各一个、大中小橡皮泥各一块,同体积的水、锯末、铁粉、母料、沙子各一个,天平,课件。学生:大中小木块各一个、大中小铁螺母各一个、大中小橡皮泥各一块,塑料红桶(最好是透明塑料水槽),相同的带盖的透明塑料管(每组四个),四个管内分别装满同体积的水、锯末、铁粉、母料(一种塑料颗粒)。(每两人一组)四、教学过程(一)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质的种类有关1、引入: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将一个石头放入水中,石头会怎样?将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木块会怎样?为什么石头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上浮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

观察物体二教学效果 有没有强震球老师关于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

怎样放得更大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反思上两课以观察植物表皮细胞为主,这节课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观察不同于植物表皮细胞的观察,微生物看似无形,也无法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到,这就对观察材料的准备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上课前,所准备的供观察用的水,应自己先进行一番观察,确定水中有微生物,不然会制约学生的课堂观察活动,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学校里有个小池塘,养着一些鱼,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因此这个观察用水的准备倒是不难,水中也有不少微生物可供观察,其中以草履虫居多。主要的问题还是出现在观察过程中。学生操作显微镜已比较熟练了,如果看到了活动着的物体,那必然是水中的微生物,但如果看到的是不会动的,又或者形态结构不像书中介绍的任何一种,那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水中的微生物呢?对于这些物体,教师也不好回答,微生物种类繁多,而我们对水中的微生物的了解也是极其有限的,我们也无法确定学生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不是微生物。所以,也只能先让学生记录下画下所观察到的物体形态。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观察到的是否微生物,我告诉学生三种情况是可以排除的:一是水中的汽泡,汽泡的形状并不规则,但边缘明显,中间。

观察物体二教学效果 有没有强震球老师关于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为什么用正面表示而不用前面 小学观察物体的时候,为什么说从正面观察而不说从前面观察 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 前面是口语,并不是书面语,正面是书面语,是一种严谨。

怎样备课幼儿园教学原则,方法和手段 一、直观法: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物体和现象)、演示、示范、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育手段等。1、观察法:幼儿园直观教学方法之一,运用观察进行教育的。

#微生物#教学反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