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开封市参公单位

2020-10-06知识6

醉翁亭记的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因家中有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故称六一.自称醉翁则是因为因为他“饮少辄醉”,说明他容易醉,突出一个“醉”字.而跟他一起喝酒的人当中,“年又最高”,欧阳修年纪最大,所以得到一个“翁”字.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开封市参公单位

醉翁亭记作者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作者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开封市参公单位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开封市参公单位

请问著名诗人欧阳修、白居易的具体情况(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汉族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诗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

#苏轼#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曾巩#醉翁亭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