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乙肝恩替卡韦4年试验和独立预测HCC因子分析

2020-07-20新闻14

2019版《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提倡抗病毒药物应为核心地位,直接阐述了慢性乙肝患者抗与不抗存在较大转归差异。低耐药率、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新版指南突出的重点,其中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NAs)和长效干扰素(IFN)也就占据乙肝抗病毒两种方向,但干扰素适应症偏窄。

乙肝恩替卡韦4年试验,HCC风险降60%,e抗原阳性年老者为独立因子

恩替卡韦(ETV)是目前NAs中研发最早的,基于全球各大医学机构长期观察ETV而得出其具有较高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优势,因而ETV沿用至今,但ETV最早研发之初并非专门适用于慢性乙肝治疗,而是另外一种疾病治疗药物。药物原理方向,ETV能够强效抑制乙肝病毒聚合酶,直接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通过长期使用促使HBV-DNA实现检测不到水平。

一项多中心、回顾前瞻性的关于ETV治疗慢性乙肝患者(CHB)研究,试验共计纳入1818名CHB,其中多数为乙肝已经进展到肝硬化阶段,试验目的是观察ETV长期使用后对未来肝癌(HCC)、肝硬化以及死亡率跟踪,随访时间是4年、6年。A组为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肝硬化的慢性乙肝患者1315名,B组是不治疗的肝硬化的CHB503名,HBV-DNA基线水平均大于或等于2000IU/mL。

本试验观察发现,进展为肝癌独立预测因素有男性、e抗原阳性、使用ETV或其他核苷类药物前的甲胎蛋白大于或等于7ng/mL以及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在随访的4-6年期间,研究人员发现,对比不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的CHB的肝癌风险可以显著下降60%,ETV还能够显著降低CHB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死亡率。

对于上述独立的肝癌预测因素,包含老年CHB、男性、e抗原阳性以及使用NAs前甲胎蛋白大于或等于7ng/mL,实现使用恩替卡韦1年达到病毒学应答者,接受恩替卡韦能够预测出以上情况的慢性乙肝患者未来肝癌发生率和进展情况。简而言之,在长达4年随访跟踪口服恩替卡韦期间,研究人员观察到恩替卡韦能够显著降低CHB的肝癌(HCC)、死亡率,并且4年随访ETV表现出对CHB的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

当然,本试验也指出,对肝癌预测风险因素较多者,即便使用ETV长期治疗,仍然需要监测肝癌发生风险。特别是,老年CHB、e抗原阳性已经进展为肝硬化阶段、甲胎蛋白水平大于或等于7ng/mL都是肝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但经过长期使用ETV能够预测此类风险因素对肝癌发生率的影响。目前来看,恩替卡韦是一种最近十年来被医药学界证明安全、有效的核苷类药物,虽然还无法清除肝癌发生风险,但能够控制。

核苷类药物可以延缓并阻止慢性肝炎继续进展,部分可以实现逆转乙肝引发的肝纤维化,实现有效降低死亡风险。由于ETV属于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药物,若轻易停用可降低实验中较好转归方向。国内外关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实验数据较多,总体来看,恩替卡韦的安全性和强效抗病毒作用显著,仅有乙肝进展到特定阶段时,肝癌发生风险才会有个体差异。

小番健康结语:以上试验数据和结论来自C-TEAM研究,恩替卡韦中位治疗时间是4年与6年。参与试验的1818名均是肝硬化患者,A组1315名使用恩替卡韦,对照B组503名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肝硬化患者随访4-6年。研究结论是,比较B组未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A组经过恩替卡韦治疗的肝硬化患者的肝癌风险显著下降60%,研究人员也发现,须符合特定条件可以预测肝癌风险如下:

男性、e抗原阳性、治疗前甲胎蛋白大于或等于7ng/mL以及年长的肝硬化患者,均会增加肝癌发生独立风险。总体来看,恩替卡韦适用于多数慢性乙肝,试验说明ETV不仅有助降低肝癌发生,还可以显著降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与肝脏关联较密切的其他风险因素,尤其是死亡率发生风险。

#消化疾病#乙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