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元朝末年著名红巾军 其首领是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2020-07-20知识21

红巾军的首领是谁? 韩山童、刘福通谁知道历史上有黄巾军,红巾军,分别代表啥时代?何人领袖? 红巾军是元末时反元军队,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领,(1351年)黄巾军是东汉末农民义军,以张角兄弟为首领(184年)天公将军(大贤良师):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红巾军北上进攻元朝,怎么最后跑高丽去了? 公元1351年(元顺帝至正11年)5月,刘福通在颖州首举义旗。因义军头裹红巾,故又被称“红巾军”。公元1355年,刘福通攻克毫州,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宋。此后,红巾军从元朝腹地山东荷泽一直打到了高丽首都开京(朝鲜开城),行程共计2000多公里。作为元朝藩属国的高丽,出兵协助镇压红巾军元朝耗时二十七年,经过七次征讨,终使高丽臣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同时,高丽国王以元朝公主为正妃,把王子作为吐鲁花(人质)送到了元京,世代作为元朝的驸马继承高丽王位。因此,也被称作“驸马国”。高丽王子继承王位后,也经常往来于大都。而元朝的王公贵族,也多聘娶了高丽女子,这种亲密的关系一直沿续了几代。据《高丽史》记载,1354年6月,元顺帝下诏要求高丽派兵协助镇压红巾军。红巾军进军高丽三大原因一、报复高丽协助元军镇压之仇据《蒙兀儿史记》记载,“颛(恭愍王)命其将柳濯、李权、崔莹等率二万三千人以行。自高丽接到元顺帝诏书后,高丽恭愍王急调水陆精兵前往燕京待命。8月,高丽军共计集结将士两万多名。高丽不仅出钱出兵,高丽军更成为镇压红巾军的先锋。交战初期,红巾军屡遭高丽军镇压。二、堵死高丽出兵之路,形成对大都的包围1358年3月,红巾军兵分三路。毛贵。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是谁 1、徐寿辉(1320年—1360年),一百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度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2、刘福通(1321-1366),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专教在民间进行活动。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他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但好景属不长,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后战死。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应天(今南京),途经瓜州,廖永忠将小明王沉入水中溺死。元朝末期,战乱纷繁,百万红巾,为何竟是朱重八一统天下呢? 朱元璋能脱颖而出,靠得是过人的头脑,和为人善用的御人手段。元朝末年,元朝统治者忙于窝里斗,互相攻伐扩张势力。1351年,早就受够元朝剥削打压的人民在韩山童、刘福通带领下发动起义,他们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韩山童、刘福通起义后,迅速得到了各地响应,一时群雄并起。其中一支是由濠州郭子兴带领,朱元璋后来就是加入了这支队伍,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了这支队伍的领导人。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中,朱元璋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但是,朱元璋慧眼独具,被他消灭的元朝军队所在地是江浙一带。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这里便成为了朱元璋的根据地。在别的有实力的起义军还在和元朝军队玩命死磕时,朱元璋却在悄悄地吞并着根据地附近其他汉军势力。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儿子韩林儿称帝,迁都汴梁,国号大宋。紧接着拥有了一定地盘的徐寿辉称帝于武昌,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明玉珍杀进四川、云南,也要称帝。朱元璋则在谋士朱升的提议下,制定了“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这一著名战略。期间,朱元璋四处择贤,刘伯温、宋濂、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先后入朱元璋帐下。刘伯温见到朱元璋后及时提出了自己的“十八策”灭陈去张、灭方国珍,屯兵自养,勿过多扰民,。元末红巾军的首领是谁??朱元璋在其中是个什么位置? 你好!红巾军起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红巾军最初起于北方,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领,宣传弥勒下世、明王出世等教义,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顺帝以贾鲁治黄河,动用大量民夫,造成不满,韩山童等人决定在5月发动起事,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带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占领颍州,许多人民纷纷加入,在河南一带势盛,而北方其他起事,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的郭子兴等,均打着红巾起义。北方红军兴起之后,南方长江流域也纷纷打着红军的旗号起事,如彭莹玉、徐寿辉等在湖北,徐寿辉称帝,国号宋,此外,王权在南阳地区的“北琐红军”、孟海满在荆襄一带的“南琐红军”等。元朝对于红巾军的起事随即展开镇压,由也先帖木儿率兵攻刘福通红军,获得数次胜利,赞宰相脱脱督战攻徐州,杀芝麻李,并由贾鲁攻濠州,并由答失八都鲁攻灭南北琐红军,南方元军与徐寿辉军队互有胜负。至正十五年(1355年)战局有所转变,刘福通先立韩林儿为帝,都亳州,其后数战后,击败答失八都鲁的军队,并展开反攻,甚至逼近大都,南方红军则在湖南、湖北获得胜利,朱元璋则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渡长江占领集庆(今南京)。至元十七年前。“红巾军”是哪个朝代的农民起义军?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多方面的社会危机往往是农民起义的温床,这句话总是不错的。蒙古人结束了分裂的局面,最终元朝建立统一天下,虽然保有了江南原有的封建体制,但事实证明,打下中国比治理中国简单多了。蒙古人没有汉政权长久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忽必烈去世以后,每十年就要换皇帝,最高层统治者都不稳定,国家范围内的治理有怎么能长久呢?这个问题需要更具体地说。首先是土地,这个问题关系着老百姓的生计,可以说是头等大事。但元朝对待土地的政策则不那么“严肃”了。元政府对土地的管控一弱,民间土地兼并的矛盾就大,贫农没了地,或者是有地没粮食(都交租了),与其窝窝囊囊饿死,不如为自己的肚子抗争一回。第二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民族矛盾,元朝时汉人在仕途上的升迁不断受阻,原本大批渴望通过科举“变凤凰”的读书人,会发现在做官这条路被自己的种族身份堵的死死的。这样以来,社会上就已经聚集了一波反对元朝的人,其余广大群众呢?就等着有人号召一哄而上了。这时候所谓红巾军最初的领导者出现了,他们是韩山童和刘福通,前者上一辈儿就是著名团体白莲教的首领,边务农边传教,后者则是一个富二代,还当过巡检。这二位遇见之后充分结合了两个人的优势,一个。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征伐日本和东南亚时失失利。元中期政变频繁,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成功。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鬼力赤篡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元朝(中古蒙古语:??? ?? ????;现代蒙古语:????? ????,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都城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是中国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扩展资料元朝的文化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则采用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中国国内各个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还包容和接纳欧洲文化,甚至能准须欧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欧洲著名历险家马可.波罗曾是元朝的重要官员。元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同于其他征服王朝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积极吸收中华文化,元朝同时采用西亚文化与中华文化,并且提倡蒙古至上主义。例如极力推崇藏传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长时间没有举办科举等。由于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传统社会秩序已经崩溃。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地位下降,。元末主要的几个农民起义军势力是谁? 韩山童、刘福通红巾军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的发动者是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和刘福通,他们利用白莲教作为宣传和发动起义的工具。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后,一时红巾军蜂起,遍布南北各地。如徐寿辉、彭莹玉(即彭和尚)等也在蕲、黄起义,称为南方红巾军。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这支红巾军发展很快,转战在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一带。此外,属于红巾军的队伍,还有在徐州起兵的芝麻李(即李二),在今河南地区活动的布王三(即王权),在今湖北地区活动的孟海马。不过这些红巾军不久都被元军镇压掉了。又在濠州(今安徽凤阳)的红巾军首领是郭子兴,朱元璋就在他的部下。方国珍、张士诚起义红巾军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起义队伍,一支是浙东的方国珍,一支是先在苏北高邮(今属江苏)起兵、后来占据平江(今江苏苏州)的张士诚。高邮地处南北冲要,张士诚占据高邮,被元朝看作心腹之患。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朝丞相脱脱亲统百万大军进攻高邮,结果被张士诚击溃。高邮大捷埋葬了元军的主力,不仅使张士诚转危为安,也使红巾军获得大发展的机会。方国珍和张士诚起义,起先都起了配合刘福通起义、牵制元朝兵力的作用,但是。

#徐寿辉#白莲教#元朝历史#明朝历史#高丽国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