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事实证明刘邦杀功臣并没错

2020-07-20新闻11

皇位世袭制开始于上古黄帝轩辕时期,在其建立夏朝后正式确立并且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封建社会统治者一向推崇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教化百姓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规避战争主张和平,墨家兼爱思想发源于儒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仁爱思想,在等级森严的宗法等级制中这种思想并不为统治者所看好。

古往今来,战争一直都是血流成河的代名词,但是在朝代的更替与政权的夺取中暴力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在激烈的战争对峙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用血汗争取来的政治权利统治者定然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会摒弃兼爱的墨家思想主张从而实行皇位世袭制。

古代帝王多疑于是在加强中央集权一事上尤为上心,一国之事几乎都要过目,日夜操劳、身心俱疲,所以古代帝王寿命普遍较短,奄奄一息之时太子年龄又小,又不甘心让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改名换姓,于是便有托孤一事。

历史上的托孤事迹屈指可数,东汉末年时刘备撒手人寰之前曾将“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修身养性,对于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刘禅更是尽心尽力,认真辅佐,为刘氏江山操劳至死。

同样是托孤曹操就没有刘备的好运,曹操将子孙托付与司马懿后便驾鹤西去,没曾想司马懿奸险狡诈设计害死曹丕,将曹氏江山易主,为司马后代夺取江山。像这样托孤失利的事件还有刘邦。

汉高祖刘邦创立了西汉,成为汉文化与汉民族的开创者之一,自古以来能够君临天下的人都有其过人之处。刘邦本是晋国大夫的后代,晋国灭亡后便沦为平民,刘邦自幼不曾读书,鄙视儒学,长大后在沛县任亭长一职,后来因为押送犯人途中放生囚犯怕引来杀生之祸,于是藏在芒砀山之中。刘邦虽不曾饱读诗书但生性豁达,任亭长一职时受人爱戴,于是积攒了不少追随者。

正值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之际,刘邦受人推举,集合三千子弟,趁乱占领了沛县。由于规模较小,刘邦便去投奔了项梁,在他手下大有作为,后又率兵攻打秦王,秦王子婴不堪重负选择了投降,与刘邦约法三章。于是刘邦最初的三千子弟在刘邦的带领下四处征战增长数万,最终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大败项羽,建立汉室。

刘邦一生心思缜密、善用贤才,可是许多功臣在刘邦登基之后选择叛变,其中就包括了韩信、彭越、布英等人,虽开国功臣功劳极大但却选择叛变,刘邦为巩固汉室将其一一杀害。相反刘邦对于功臣极为恩惠,升官加爵、封赏土地,百年之后这些功臣又以继承制的方式传于子孙,规模渐大便形成了功臣团体。

刘邦在镇压叛党布英一战中身受箭伤,性命垂危之际交代原配妻子吕后,由诸侯王主管朝中内务功臣陈平辅佐,吕后把关的阵容共同管理汉朝。

于是刘邦去世的几十年中都维持着诸侯王、功臣与吕氏相互制约的局面,但由于吕后年事渐高,对于朝中内务力不从心,她表面辅佐汉惠帝刘盈背地里却为了增强吕氏权利大开杀戒。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这时汉少帝刘弘兵力薄弱,功臣们蠢蠢欲动,后以周勃、陈平、陆贾为首向朝廷中权利最大的吕氏一族发起进攻,功臣在朝廷中本就只手遮天,吕后死后他们又秘密夺得北方军权,这对功臣集团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于是在曹参的帮助下,周勃带兵杀进后宫,将吕氏一族残忍杀害于厕所,吕产也死于这场灭族屠杀中,这样功臣们便顺利拿到了南方兵权。

拿到南北方兵权的功臣团体并没有就此放下屠刀,解决了朝中权利最大的吕氏一族后,他们将矛头指向了诸侯王。

诸侯王长期受到吕后与功臣团体的压制,既没有兵力也没有权利,于是功臣便以宫中六个皇子都不是汉惠帝所出为由将其一一杀害。但是功臣占领朝廷后并没有登基称帝而是推选了极好控制的刘氏旁系刘恒上位。

刘恒登基后也是有名无实,受功臣团体的压制。由此可见,任用贤才虽有助于一统天下,但毕竟人心难测。可能后世的李世民与朱元璋的屠杀功臣就是从西汉历史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吧。

#楚汉#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