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骨质疏松发病率就越大。骨质疏松成为中老年晚年幸福生活的破坏者。2016年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高达患病率为36%,平均10个老年人中4个有骨折致死的风险。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3%,女性发病率为49%。预计未来几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骨折发病率,依然呈上涨趋势。
骨质疏松的分类
骨质疏松症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松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分别是妇女绝经后导致的骨丢失以及年龄原因产生的生理性退行性变。 继发性骨质疏松,包括任何可明确病因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此型相对少见,多因遗传家族史引起,女性多于男性。
身体出现3个症状,或是骨质疏松的迹象!
(1)骨痛
骨质疏松严重时,会引起全身不同部位骨骼、肌肉疼痛,以腰背疼痛最为常见。痛感沿脊柱向两侧扩散,坐着或仰卧时,疼痛会减轻。久站、久坐会加剧,弯腰、咳嗽、用力大便时也会加重疼痛。
(2)驼背
弯腰驼背大多数在疼痛后出现。因为脊椎椎体是松质骨组成的,此部位支撑着身体的绝大部分重量,很容易压缩变形,发生脊椎前倾,背曲加剧的现象。尤其是年龄增长,骨骼密度下降,更加脆弱易变性,驼背曲度加大。
(3)呼吸功能下降
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变小,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日常做好这3事,预防骨质疏松
一、坚持运动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像是柔韧性运动和平衡练习被认为可以帮助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受伤或跌倒风险,避免骨折。日常拉伸、太极、瑜伽、普拉提等都是有效的运动。对骨松患者来说,运动使其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维持骨量,降低跌倒风险,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二、摄入维生素D
补钙的关键是吸收。怎么促进钙的吸收呢?答案就是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的含量。维生素D和体内其他激素作用能够平衡血液中钙离子和磷的含量,特别是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蛋黄、鲮鱼和鸡肝等食品维生素D含量较高。阳光照射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补充骨骼营养
骨质疏松症通常要利用药物治疗来缓解改善,医生建议是服用钙片等,但钙片在人体内吸收率较低,有必要服用一些营养素促进钙吸收利用。它可以使软管细胞产生正常的蛋白肽,促进骨的再生和修复,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对膝盖疼的患者来说,还可以缓解膝关节炎症和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