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地球内部结构划分

2020-10-05知识9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地球内部结构划分

地球内部构造 首先纠正一下你的说法,地球内部只有地幔顶部的一小薄层(平均50km深处-大约250km深处),物质是固态和液体的混合物,液态物含量为1%-10%,这一地带由于混有液体物质,比较软,故称之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4333336为“软流圈”;另外就是外核是液体的(从2900km-5120km)。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km,两极半径为6357km,相差21km左右。所以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根据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用老牛的理论可以测出地球的质量为5.976×10的24次方kg,平均密度为5.5 g/cm3。地球内部结构组成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和其显示的间断面,以及地球内部物质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得出地球内部具有层圈结构的认识。即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各层圈内部还可以划分出次一级的界面。平均厚度 平均密度 质量百分数 层圈 界线深度 层圈特征(km)(g/cm3)(%)(km)地壳~18 2.8 0.48 A 0-33(莫霍面)不均一(固态)地幔 2883 4.5 67.1 B 413 不均一C 984 过渡带D 2898(古登堡面)可能均一地核 3473 11 32.4 E 4982 均匀液态F 5121 过渡带G 6371 固态内核在常温层(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大致相当)以下,地温随深度的增加。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地球内部结构划分

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如何推测的? 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现在人类发射了多种用途的卫星,目前对地观测向纵深发展,但对地球内部的直接观测进展缓慢,目前唯一的途径就是地震波。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遍整个地球内部,当传到地表时会被地震台站记录到,这时的地震波里包含了地震震源和传播路径的特征信息,这信息是地震学家们了解地震内部结构的唯一途径。我们知道,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由此了解到,除去地球外核为液体物质外,地球内部其他地方均由致密岩石组成,而且具有分层结构,依据就是地震学家们的研究成果。1910年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这个分界面后来被命名为莫霍界面,1914年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也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这个界面后来被命名为古登堡界面,科学家们根据这两个分界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最后总结一下,尽管地震波携带巨大能量极易造成地表的破坏,但这也是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唯一途径。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地球内部结构划分

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结构还是外部结构? 不是的。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

#地球结构#地震波#岩石圈#地球质量#地球圈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