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川藏北线路况怎么样,适合轿车通行吗?沿途有哪些景点? 雀儿山 通车 旅游

2020-10-05知识8

为什么说2018年将会是川藏线最后的告别? 说实话,这种话我都听了好几年了。从2014年开始,就有人说川藏线要告别,之后每年,都是川藏线最后的告别。可从来没看见谁真的告别了,不但没告别,去的人还越来越多了。318线旺季的车流密度,一点也不比早晚高峰,从你家小区开出来的车流小!所谓告别,不过是自驾游召集者的噱头而已。川藏线永远也不会消失,这条神奇的天路不是光给我们自驾游准备的,这是国家支援西藏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大动脉,否则国家也不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肩挑手抬的方式,生生在崇山峻岭间修筑起来。两条川藏线五千公里的路程里,有4900多名战士的英灵长眠在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您在川藏线上行走,每一个公里都有一位英灵相伴。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大概是来源于国家为了提升道路运输能力,避免季节性气候导致道路阻断的隧道工程。318线上:2002年1月,二郎山隧道通车;2014年12月,剪子弯山隧道通车;2015年12月,高尔寺山隧道通车;2016年 理塘隧道贯通、同年,通麦四个隧道一座大桥通车,通麦再无天险。317线上;2004年12月,鹧鸪山隧道通车;2017年9月 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2018年2月,矮拉山隧道(德格—江达段)贯通,估计今年10月份通车;斜拉山隧道(丁青段)已经贯通,估计10月份通车。

自驾游川藏线到底是南线好还是北线好? 南线跟北线沿途的风光很不相同,南线自然景色绮丽,北线多人文景观。南线有高山峡谷,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雪山草甸,还有沿途随见的经幡、藏寺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是旅行和摄影爱好者的所称的\"黄金线路。这条线路路况多变,峡谷、草原、盘山路任意切换,海拔从2000米到4000多米,高度差较大。总的说来,四川境内的路况要好一些,西藏境内的路较差,在横断山脉的三山三江地带,有长达800公里\"槽沟状地质破碎路段\",川藏线几乎所有的天险都集中在这一段。但是318国道上多个隧道相继开通后,南线的路况得到很大提升。全程:成都(0)-雅安(147)―泸定(315)―康定(364)―新都桥(439)―雅江(513)―理塘(656)―巴塘(821)―竹笆笼(857)―芒康(928)―左贡(1086)―邦达(1193)―八宿(1287)-然乌(1377)-上察隅(1537)―波密(1756)―通麦(1845)―林芝(1972)―八一(1991)―工布江达(2118)―墨竹工卡(2324)―拉萨(2392km)。北线从成都出发北上在映秀镇往西,穿过卧龙自然保护区,翻越终年云雾缭绕的巴郎山(海拔4520米),经小金县,抵丹巴。进入甘孜后,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过岗嘎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江达、昌都、类乌齐、巴青、索县、那曲至拉萨。北线走317国道,路况跟南线比要差。

川藏北线路况怎么样,适合轿车通行吗?沿途有哪些景点? 川藏北线即国道317线,眼下的317路况比前些年有很大的改善,如今路况怎么样分两部分来说,第一从成都出发到昌都,这前一部分基本上全是柏油路,雀儿山隧道通车在即,因此目前因隧道还没有通车需要翻雀儿山老路,翻雀儿山的路不是太好并且比较险;第二部分从昌都起沿路经过丁青、巴青、那曲这部分路况不好,比较难走。总之想开轿车走川藏北线的话是不建议的,当然史上也曾有牛人开轿车、商务车成功走过,但那毕竟是牛人之举,如果你是自驾游那还是首选四驱SUV或越野车吧。川藏北线风景不输川藏南线,并且人文气息更加浓厚。比较知名的打卡地有卓克基土司官寨、色达佛学院、新路海、雀儿山、德格印经院、强巴林寺、孜珠寺、纳木错等地。建议参考下面这个行程路线:第一天:成都-丹巴(383KM)宿:丹巴第二天:丹巴-色达(260KM)宿:色达第三天:色达-马尼干戈(168KM)宿:马尼干戈第四天;马尼干戈-德格(112KM)宿:德格第五天:德格-江达(109KM)宿:江达第六天:江达-昌都(228KM)宿:昌都第七天:昌都-丁青(290KM)宿:丁青第八天:丁青-巴青(225KM)宿:巴青第九天:巴青-那曲(260KM)宿:那曲第十天:那曲-纳木错(243KM)宿:那曲第十一天:。

四川雀儿山什么时候打遂道 川藏线上长度最长、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本报讯(记者李秋怡)有川藏线“第一高”、“第一险”之称的国道317线雀儿山明年可望建隧道。10月30日,记者从省公路设计院获悉,正在规划设计中的雀儿山隧道长7060米,海拔高度约4400米,将是川藏公路上长度最长、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组织人员并邀请专家在蓉召开了《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项目建议书》咨询评估会,这标志着该项目将转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如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开工。雀儿山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山鹰飞不过的山峰”,届时,这座“山鹰飞不过的山峰”可全年畅通。修建雀儿山隧道是四川公路史乃至中国公路史上的一次挑战。省公路设计院专家介绍,在如此高寒高海拔的地方修隧道,首先要克服的是仅为平原地区55%左右的低气压、低含氧量。还要克服低温、沿线积雪、雪崩、涎流冰严重等困难。除此之外,地面横坡陡峭,高差十分悬殊,最大高差达850米,道路崎岖、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平纵线形差,是川藏线上最艰难的路段。规划中的雀儿山隧道净宽9米,净高5米,两端接线长约5公里,隧道内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隧道建成后。

#318川藏线自驾#海拔高度#317国道#川藏公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