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良导体导热实验结果或结论 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 实验测量结果的误差来自哪些方面

2020-07-20知识6

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测定的实验原理用了哪些近似条件 热量在样品内部的传导过程为理想的由下表面至上表面的一维传热、不存在横向热流,外部测量环境则为理想的绝热条件、不存在热损耗稳态法测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思考 过厚或者过薄都不会太好,一般会选择厚度为1厘米~2厘米左右;因为太厚的话,热量传递并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就会更长;太薄的话,厚度测量的相对偏差占比就会偏大,从而造成的测量误差更大(举例,假设测量误差为0.1mm;则.大学物理实验稳态法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在大学物理实验级别上,只要是符合傅立叶热传递定律,没什么不可以的。所谓采取一些措施和改变样品的形状,就是设法要保证试样两端的温度差要足够大以便于测量。对于不良导体,如橡胶,导热系数在0.4左右,那么橡胶盘两个端面的温度可以明显的有足够大的温差可测;但如果是相同试样尺寸的良导体,则试样两端面的温差将非常小而无法准确测量。因此,为了增大良导体试样两端温差的大小,就需要增大试样的厚度,说白了,就是增大试样的热阻。当然,这只是大学物理实验所进行的改变,这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试样厚度增大势必会增加试样侧面的热损失,严重影响导热系数测量误差。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1)不良导体的厚度:因为太厚热量传递并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就会更长;太薄厚度测量的相对偏差占比就会偏大,从而造成的测量误差更大。例如:假设测量误差为0.1mm;则对于1mm厚度的样品,其测量误差占比为10%,而对于厚度为1厘米的样品,则测量误差占比只有0.1%。(2)漏热损失:由于边界漏热的存在和非一维导热,真正到达样品另一面的热量肯定到不了,而在计算的时候又是将这个热量全部带入分子求得结果,所以通常测量结果会容易偏大,导热系数越大的材料,这种偏差就会越大,此外还有其他误差来源,如温度测量误差,厚度测量误差,面积测量误差等。理论上,从物质微观结构出发,以量子力学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3864和统计力学为基础,通过研究物质的导热机理,建立导热的物理模型,经过复杂的数学分析和计算可以获得导热系数。但由于理论的适用性受到限制,而且随着新材料的快速增多,人们迄今仍尚未找到足够精确且适用于范围广泛的理论方程,因此对于导热系数实验测试方法和技术的探索,仍是物质导热系数数据的主要来源。扩展资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不同物质导热系数各不相同;相同物质的导热系数与其的结构、。用稳态法测量热的不良导体,实验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请以稳态法测量橡胶的导热系数为例) 误差主要是在物体直接的热流量无法计算,而且热量在空气中有损失,使物体两表面的温度测量不准确.应用稳态法如何是否可以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所依据的是傅立叶传热定律(λ=Qd/ΔT),其中Q是热流密度,d是热流方向上的长度,ΔT表示对应长度上的温度差。在理论上,傅立叶传热定律适应于所有材料,包括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但在具体测量中为了保证导热系数的测量精度,则需要针对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区别对待,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在实际测试中,试样温度测量一般采用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和热电阻,而温度传感器都有一定的系统误差。因此为了保证温度测量精度,需要ΔT尽可能的大,一般ΔT在5℃~20℃范围内。对于不良导体材料来说,平板状试样就很容易在试样厚度上形成这样的温度差;而对于良导体来说,就需要增大试样长度来实现较大温差。所以,一般来说,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测量一般都采用长棒状或长条状试样,热流方向在棒状试样的轴向上;而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测量则多采用平板状试样,热流方向在平板的厚度方向上。由此可见,试样形状的不同对应着要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和加热形状使得试样上形成稳定的一维热流和温度梯度场。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不同的测试手段、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是什么? 稳态法误差主要是在物体直接的热流量无法计算,而且热量在空气中有损失,使物体两表面的温度测量不准确。热研科技刘老师测试稳态法导热系数实验条件:1.实验样品必须是不良。非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 实验测量结果的误差来自哪些方面 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方法,国标规定是10294-2008,这个方法简单的说就是采用护板使加热热流成直线,穿过被测物件然后被冷源吸收,从而得到功率来测定导热系数。发热量。

#热流密度#导热系数#傅立叶#测量误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