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代青瓷脉枕 唐三彩有什么用途?

2020-10-05知识19

关于“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兴衰的问题 陶瓷之路:陶瓷业是湖南传统的手工业,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到隋唐五代,已成为当时最为发达的行业。唐代是我国陶瓷史上兴旺的时期,湖南长沙窑以其釉下彩瓷器的发明著称于世,代表着当时全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产品畅销国内外,潭州因此而成为著名的陶瓷之路的起点。隋代湖南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考古发现主要集中于长沙、湘阴等地。最早发现的青瓷遗址是湘阴窑(又称岳州窑),该窑产品胎灰白,火候高达1300℃,施以豆青色釉,莹洁透明。长沙市咸家湖一座唐初墓,出土了大量瓷器和青瓷俑群,器形、釉色、胎质和装饰制作手法,都具有湘阴窑的特点。长沙窑窑址于1958年在铜官镇附近的瓦渣坪发现,出土了大批瓷器。长沙窑主要分布于长沙北25公里,北距铜官镇5公里的湘江东岸石渚、瓦渣坪一带,故又称石渚窑或铜官窑。有关长沙窑的文献记载极少,仅有唐湘籍诗人李群玉在《石(石即石渚)中作了一些描述:“古岸陶为器,高林一尽焚。焰红湘浦口,烟触洞庭云。回野煤乱飞,遥空爆响阔。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长沙窑制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青釉、颜色釉、釉下彩三大阶段。釉下彩阶段,大约从唐宪宗元和(806—820)年间至晚唐,并延伸到五代。釉下彩的发明,是瓷器制造。

唐代青瓷脉枕 唐三彩有什么用途?

长沙铜官窑的主要特点 长沙铜官窑主要特点:1、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极富艺术创造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别致美观,样式新颖多变。其种类共有70余种,有壶、瓶、杯、盘、碗、碟、砚、盂、坛。

唐代青瓷脉枕 唐三彩有什么用途?

唐三彩是一种十分有名的彩色釉陶瓷,它是对唐代低温烧制的彩色釉陶器的总称。唐三彩之三彩指的是其颜色一般以绿、黄、白为主,但唐三彩不一定就是这三种颜色,它有可能有超过三种颜色如同时具有绿、蓝、黄、白、褐、紫等多种色彩,也有可能只有一种或来两种以上的颜色。在唐代,唐三彩受到了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士大夫阶级,甚至是贫民老百姓们的喜爱。唐三彩有什么用途?其实,唐三彩之所以这么受当时唐代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唐三彩的种类很多,从动物到人物,从家用的家具、酒具、碗盘、水器到文具都有,可以说唐三彩是对当时唐代社会的反映。另外,唐三彩之所以这么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唐三彩常作为人们的陪葬品。在唐代,我国的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使得当时形成了厚葬之风,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士大夫阶级都喜爱用唐三彩陪葬。唐三彩的用途之一是作为陪葬冥器。唐三彩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也很差,本来也就不适宜作用家具,因而多作为随葬的冥器,如今出土的唐三彩也多出自唐代的墓葬。唐三彩的用途之二是作为宗教用品。唐三彩除了作为陪葬的冥器之外,还用作宗教用品,在陕西临潼庆山寺设立的传经室就展示了出土的一个唐三彩的宗教用品。此外,唐三彩还有一个作为建筑材料。

唐代青瓷脉枕 唐三彩有什么用途?

长沙铜官窑的主要特点 长沙铜官窑主要特点: 1、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极富艺术创造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别致美观,样式新颖多变。其种类共有70余种,有壶、瓶、杯、盘、碗、碟、砚、盂、坛。

你了解长沙铜官窑吗?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物已过万件。被考古学家称为千年前的世界工厂。

中国古代陶瓷分类有哪些 中国古代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每一大类又有若干品种,主要有:(一)碗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1、宫碗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置半月形双耳,亦有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多为青花瓷。3、注碗 温洒用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4、盏 瓷碗的一种样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兔毫盏、玳瑁盏为“斗茶”之上品。5、茶船 放茶盏的用具。因形似船,帮名。明清时景德镇窑烧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二)盘盘的尺寸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敞口、撇口、敛口、洗口、卷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

陶瓷之路的资料 潭州—陶瓷之路的起点http://www.csonline.com.cn 2003年09月09日15时30分 星辰在线陶瓷业是湖南传统的手工业,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到隋唐五代,已成为当时最为发达的行业。唐代是我国陶瓷史上兴旺的时期,湖南长沙窑以其釉下彩瓷器的发明著称于世,代表着当时全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产品畅销国内外,潭州因此而成为著名的陶瓷之路的起点。隋代湖南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考古发现主要集中于长沙、湘阴等地。最早发现的青瓷遗址是湘阴窑(又称岳州窑),该窑产品胎灰白,火候高达1300℃,施以豆青色釉,莹洁透明。长沙市咸家湖一座唐初墓,出土了大量瓷器和青瓷俑群,器形、釉色、胎质和装饰制作手法,都具有湘阴窑的特点。长沙窑窑址于1958年在铜官镇附近的瓦渣坪发现,出土了大批瓷器。长沙窑主要分布于长沙北25公里,北距铜官镇5公里的湘江东岸石渚、瓦渣坪一带,故又称石渚窑或铜官窑。有关长沙窑的文献记载极少,仅有唐湘籍诗人李群玉在《石(石即石渚)中作了一些描述:“古岸陶为器,高林一尽焚。焰红湘浦口,烟触洞庭云。回野煤乱飞,遥空爆响阔。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长沙窑制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青釉、颜色釉、釉下彩三大阶段。釉下彩阶段,大约从唐宪宗。

#官窑#陶瓷#唐代瓷器#长沙发展#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