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农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能占多少? 现在清华北大还有农村学生

2020-10-05知识9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考清华、北大难是全国人民公认的,而农村学生考清华、北大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农村学生上了清华、北大以后,大家都对他们寄予厚望,不敢说个个都成为了社会精英,但毕竟起点高了,以后的路走起来要平坦得多。一、农村学生考清华、北大的难度比城里学生大得多。现在北大、清华录取学生除了裸分考进去外,还有保送生、自主招生等,而保送生和自主招生基本与农村学生无缘,裸分考北大、清华难度太大。虽说现在有一个专项计划,但农村学生考清华、北大的比例非常低。据统计,16年北大农村出身占16.3%,北大招生人数3363,农村学生490人,其中通过筑梦计划等照顾进来的有310人,真正裸分考入北大的只有180人。清华大学差不多,3300名新生中来自县以下高中的占四分之一,包括348名照顾新生,来自农村的不到百分之十。二、清华、北大毕业学生的去向。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计7058人(不含国际生和留学生),总体就业率为98.4%,其中本科生为3119人,就业率为98.3%,寻求深造的人数达到2365人,其中国内升学1552人,出国出境人员为81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81.9%,就业的只有16.4%,其中灵活就业的占11.4%。这些直接就业学生主要去的地方以去企业的为主流,占比85%,去机关事业单位的。

农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能占多少? 现在清华北大还有农村学生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十年寒窗苦读,走入名牌高校是寒门学子迈向富有的一条漫漫长路,而经过这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路的农村学子们,生活真的得到很大改善了吗?真的就步入社会上层了吗?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来自农村的一名北大学生说:“在我还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书时,自己的同学早已从当教授的父母中知道了广义相对论。不论从学习与生活的很多细微的差异中,这些旁人不会觉得的不适感,一次次刺痛着来自农村地区的自尊心。可是,人们之所以努力,就是想现在比过去好,将来比现在好。农村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就已经比他的过去好很多,这就是他奋斗的意义,因为他们没有背景,所以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门槛,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现在在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单单从薪酬上来看,刚毕业的时候月薪就差不多六七千了,而那些普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即便有城市户口,城市背景,刚毕业时月薪也是三千左右,这就是两倍的差距了。而普通本科的毕业生,可能在四五年之后,也就基本月薪稳定在七八千左右,并且会持续像当长一段时间。而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因为机会更多,工资也容易翻倍,一两万月薪是正常,一般也就稳定在年薪30万左右。可是,因为他们缺少背景,所以。

农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能占多少? 现在清华北大还有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能占多少?

农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能占多少? 现在清华北大还有农村学生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说实话,能考上清华北大的,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笔者两个同班同学,一个考上清华,一个考了北大。清华的那个同学,一路读到博士,现在在某国有银行总部工作;北大的那个同学,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现在某省级传媒机构工作。由于工作时间尚短,说他们是精英倒谈不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班级其他的同学,虽然考的学校不如他们,但是发展也不差,有在高校任职,有在国家部委,有的出了国,反正是各有千秋。要知道,不仅学校重要,所学专业也很重要。清华北大的一些基础学科,出来的毕业生必须能坐冷板凳,一时半会想要出成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湖南的那个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张晓勇,先是在广东日化企业工作,后来回到长沙,辗转干起了保安工作,现在是某物业公司客服部主管;又比如人大的那个毕业生,档案学专业毕业,现在是一个农村家庭妇女。名牌大学是一个金字招牌,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的路怎么走,那就要看自己的运气和造化了!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我们当地每年都有人考入清华北大,我的同龄人中自然也有人考入了清华北大,可以说,他们目前过得都不错,至于算不算社会精英,这就不好说了。以前考大学真的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只是扩招之后,也就只有考上清华北大等一流学府的人才能这样形容。能考上清华北大,足以证明他们的智商很高,已经远超一般人。在这点上,用精英来形容他们不为过。在我们当地,考上清华北大也就意味着这几年的学费有人承包了。而毕业之后,他们的起点也明显高于一般大学毕业生。不只是底薪上有差距,他们今后的成长速度也远高于同龄人。在北上广留下来而且解决户口,这些对他们来讲都是小kiss,年薪几十万对他们来讲很正常。不过,他们能不能混成所谓的社会精英,还真不好说。毕竟,只靠智商是不够的,还有情商,还有人际关系,还有最重要的人脉,而说到人脉基本上就是“拼爹”的代名词。如果单从创造价值和能力来看,他们称得上是精英。如果从生活质量和整体圈子来看,他们不一定算得上是精英。只能说,他们要比一般人过得好。但是,从他们的下一代开始,就有可能诞生真正的“社会精英”了。他们已经为子女搭建了不错的人生平台,遗传了他们基因的子女再借助高起点的教育资源、社会。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无论清华北大在国际名校中的排名怎么变化,在国内清华北大的地位几乎没有其他的大学可以撼动,也是国人心目中最好的大学,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清华北大每年都备受家长和考生的青睐。每一年高考人数都是几百万,2019年高考人数甚至到达了1031万,在上个世纪考大学可以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现在可以形容为考重点院校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生清华北大的考生,都是当年高考的佼佼者。特别是考生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农村学生家庭环境,所享受的教育资源远远比不上城市学生。首先,我觉得大家应该正确对待这些优秀学生的人生发展,可以这么说:考入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大多数还是比较成功的,也有少数失败的,不能给所以考生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都贴同一个标签。先说失败的,比如前段时间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北大学生吴谢宇杀害母亲一案,不管这种学生的智商有多高,在工作和学习中有多么厉害。杀害自己的母亲,实属道德沦丧,为法律与世人所不容。这也是典型的失败案例。当然了,大多数都是品学兼优的学子,所谓成功,评价的标准不一样,也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比如网上有一些网友就简单的认为,这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参加工作后,挣钱的多少就是成功的。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谢邀。清华北大是我国最好的两所大学,能考进清北的学生,也都是各省市的佼佼者。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想要弯道超车考进清北实在太难了。那些付出双倍努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大学生,他们毕业后过得怎么样?一、清北农村毕业生的现状有个朋友就是北京大学毕业的,他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我们的年级第一,当时它能考上北京大学全村的人都特别激动,现在他已经毕业五六年了。他在北大读完本科,毕业后就直接就业了,没有选择读研深造,刚出来的时候,他每个月的工资就已经上万了,我刚出来的时候工资只有4000出头,这差别也是很大。他现在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收入都是年薪制的,一年基础工资40多万,而同期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才不到10万。所以从清华北大毕业的农村学生,是很厉害的,他们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会与以往有很大改变,清北的平台可以说让他们的事业发展一帆风顺。他们出身农村,深知生活的苦与累,除了自己再没有别的依靠,能孤注一掷的提升自己,让未来的命运更好。而且他们能考上清北,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们拥有很强的实力,也愿意付出努力,成为社会上的精英人士,以后肯定也会过得更好。二、农村学生很难考上清北1、师资力量跟不上农村学生。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应该来说,绝大部分成了中产,想当概率的成为了精英,不说清北毕业生了,就是普通的985、211高校的毕业生掉落底层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分三个方面论述下,如果从政,清北的博士基本上可以副处起步,这个起步在全国来说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你的起点将是很多人一辈子的终点;如果进高校的,即使是去了三本学校,几十万安家费也足以让你过上中产体面的生活。如果说进入企业或者创业的话,清北的学历足以让很多单位高看一眼,但也有极为个别的从中滑落人间。网络上见到的绝大部分混得不好的清北学生,一般都属于这个出口上的。一般而言,能考上清北的学生家庭,家里非富即贵,再不济也是公务员或者教师家庭。即使有个别农村的,也不会有太差的发展,因为考上清北所依据的智商、勤奋和习惯,还有清北所带来的光环、资源和圈子,足以让他们超越原生家庭,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笔者认识很多清北的学校,没有说混得特别差的,混的差一般都是那些中学或者小学同学。

那些千辛万苦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如今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子多吗?为什么?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农村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很少,数据可以直观反馈,在2016年北大3363个本科生中,农村学生的比率只有16.3%,当年全国城市中学生数量占45.37%,农村中学生数量占54.63%。现在基本上维持在10%-15%1978-1998北京大学新生家庭出身当然这个数据还是“放大”的数据,每年北大清华都有向农村学生倾斜的政策,北大博雅计划、逐梦计划、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等单独面向贫困地区的农村考生,享受一定的政策加分,倘若没有这些政策,差距会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希望接受最好的教育,过上最好的生活,但是现实支撑不了美好的愿望,因为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欲望会是无穷的。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差距大在教育资源方面,城市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资源远远优胜于农村学子,从硬件到软件,处处领先,很多人根本没有比较能力,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而且即便是很多进入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他们也是从独木桥挤过去进入县城乃至市里最好的高中,享受最好的教育才有机会考进清华北大,普通的学校机会渺茫。

#清华#大学#北大#高考#精英教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