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谷盗幼虫图 关于 “谷盗”这种害虫!!

2020-10-05知识6

关于 “谷盗”这种害虫!! 谷盗Trogossitidae;ostomid beetles;bark-gnawing beetle鞘翅目郭公甲总科谷盗科的通称。世界已知65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与温带。。

粮食主要害虫指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1)分布与危害2113玉米象又叫米牛儿、牛子、蛘子,5261象鼻虫等,在全国和4102世界各国均有1653分布。玉米象食性复杂,喜食禾谷类及其它淀粉性植物,以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受害严重,同时还能飞往田间危害粮食作物,是最严重的初期性害虫之一。(2)形态特征玉米象成虫圆筒形,体长3mm~4mm,暗褐或黑褐色,无光泽,头部前伸成象鼻状(或称喙状)。触角呈膝状8节。有前翅和后翅,能飞。每个鞘翅上有两个橙黄色或红色斑纹。幼虫体长2.5mm~3mm,乳白色,柔软肥胖、弯曲,无足型。玉米象与米象一般要通过外生殖器加以区别。(3)生活习性玉米象主要以成虫越冬。玉米象产卵在粮粒内,幼虫孵化后即在粮粒内部危害,经蛹期化为成虫才爬出粮粒,被害粮粒几乎蛀成空壳。玉米象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约25℃~30℃,当温度在15℃以下或35℃以上时,一般就停止活动。每年发生代数因地区不同。成虫较活泼,有上爬性、假死性、能飞翔、具负趋光性、趋温性、趋湿性,耐饥寒较强。成虫随分层粮温的变化而迁移活动。2、米象Sitophilus oryzae(L.)(1)分布与危害米象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它严重为害各种谷物及种子、谷物加工品。

大谷盗幼虫体呈扁长形,灰白色,后半部肥大;头近长方形,黑褐色,上颚发达外露;前胸盾片 参考答案:D

长角扁谷盗是什么? 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Schon)]又叫长角谷甲、角胸谷盗和长角谷盗。属鞘翅目扁角科,除西藏、宁夏和新疆外,各省(市、区)均有发生。为害状以成虫、幼虫为害破碎和损伤的禾谷类、豆类、油料籽、粉类、干果及香料等。其中以粉类及油籽类中发生最多。在完整和纯净的粮食中则多发生在大谷盗、印度谷螟、米象等初期性仓虫为害之后。该虫主要为害原粮,大发生时能引起粮堆发热。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8~1.91毫米,体扁平,黄褐色、暗褐色至暗赤褐色,密布茸毛。头近三角形。雄虫触角细长,丝状,11节;雌虫触角念珠状。前胸背板近长方形,后缘稍短于端缘。鞘翅长为宽的1.5倍,两侧近于平行,各有1条细隆线。端部连成圆形。幼虫体长3~4毫米,细长而扁平,体后半部肥大,头部及臀叉淡黄色,其余为乳白色。发生特点1年发生3~6代。以成虫在较干燥的碎粮、粉屑、底脚粮、尘芥或仓内缝隙中越冬。最适发育温度37℃,抗低温能力较弱。卵多成块地产于缝隙内或粉屑中,每块10粒或更多。每雌平均产卵242粒。幼虫喜食种子胚,在适宜的环境中,经过几个月,能把大部分受伤的种子胚吃掉。此虫有钻入粮堆深处为害的习性。在粮堆0.9~1.04米的深处,其个体数量达总数。

大谷盗的[防治方法] 1)冷冻杀虫,冬季把库温降至0.6℃以下,持续7天以上,也可在仓库中把虫粮在仓外薄摊后冷冻。(2)高温杀虫,把粮库内温度升到55℃,可杀死该虫。(3)生物防治法。当小麦中除虫脲剂量达1—10mg/kg时,能有效防治谷蠢一年之久。(4)采用磷化铝熏蒸法,具体方法参见蚕豆象。(5)农户或小型粮库也可使用粮食防虫包装袋,可有效地防治小麦、玉米、粟、豆类、稻谷害虫,同时还可防止霉变,有效期2年,对已生虫的粮食,装入袋后一周,杀虫效果80%,二周后杀虫效果达100%。[地理分布]分布中国及世界各地。

#玉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