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化解基层矛盾 确保边境稳定——宁明县创新“警务+五访”工作模式纪实

2020-07-20新闻10

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鸿图

“如果没有及时调解,我们可能要打架了。”7月17日,在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的大榕树下,村民周喜旋和周霞珍握手言和,两家人曾因一条地界的问题产生矛盾,互不相让,后因警务助理及时介入调解,双方各让一步,矛盾及时得到化解。

警务延伸至村屯,把群众之间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已成宁明县公安局的一种工作常态。宁明县公安局党委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创新“直面矛盾问题抓大走访”“回应群众诉求主动大接访”“主动解决问题抓大处访”“坚持群众满意抓大回访”“强化责任落实抓大督访”的“警务+五访”模式, 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确保拥有212公里边境线的宁明县繁荣稳定、安全有序。

宁明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梁政介绍“警务+五访”工作。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鸿图 摄

村民周喜旋和周霞珍握手言和,两家人曾因一条地界的问题产生矛盾,后警务助理及时介入调解,矛盾及时得到化解。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鸿图 摄

“警务+五访”

宁明县那楠乡那敏村汪图屯一组、二组上个世纪80年年代就公共牧场经营进行了约定,2018年因林木砍伐利益分配发生纠纷,互不相让,2019年双方矛盾趋向白热化,哪一方砍伐都遭到对方的阻挠,矛盾一触即发。

寨安乡那练村村民罗成年和罗日相兄弟从1997年开始为宅基地常年纠纷不断,多次到政府、国土、城建部门投诉,兄弟俩都认为自己有多占一点的理由,全村村民都盖了楼房,兄弟俩还住在土胚房。

上述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在宁明县公安局的化解下都得到和平解决,避免了事件升级恶化。据介绍,宁明县存在山林土地、征地拆迁、农民工讨薪、企事业单位改制、商品房业主与开发商权益、扶贫领域、邻里等矛盾纠纷存量大、时间长、历史预留问题多,调处化解难度大,群众意见也很大,针对这些矛盾纠纷,宁明县公安局以“警务+五访”为抓手,通过“大走访、大接访、大处访、大回访、大督访”等形式,解决信访瓶颈问题。

宁明县公安局直面矛盾问题开展“大走访”,认真落实三级领导走访机制,由局领导包案,带案下访走访处访,以各派出所为主体,以社区、村、屯为单位,紧紧依靠一村一警、一村一警务助理、一屯一警务助理,围绕不同时期的维稳工作要求,采取进村入户走访、召开恳谈会、梳理矛盾纠纷线索、收集社情民意等形式,收集各类矛盾纠纷线索、发布警情信息、开展治安防控等温馨提示,推动“警务+五访”工作的开展,减存控增,确保重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不激化。

回应群众诉求抓“大接访”。据介绍,公安机关在正常接访的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矛盾诉求,不定期不定点的开展集中开门大接访活动,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大接访活动,由局班子成员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畅通信访渠道,能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的信访问题就不要让群众失望而归,第一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给出时限,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问题明确给予答复和建议。

精准排查化解抓“大处访”。做好警调对接,引导村民自治,通过“村民诉求回应站”,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打开门回应群众诉求,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家事家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推动矛盾纠纷精准施策、精细化解。

坚持群众满意抓“大回访”。把大回访作为巩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成果的重要“工序”,做到不留“后遗症”,真正打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责任落实抓“大督访”。为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遗漏、不冒头、不反复,派驻公安机关纪检组和督察大队、法制大队、治安大队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每个阶段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的工作成效进行督察,进一步督促各单位履责尽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警务+五访”模式及时化解矛盾,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鸿图 摄

“一屯一警务助理”

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宁明县已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通过“一屯一警务助理”模式,把警务延伸至村屯。

据宁明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梁政介绍,宁明县公安局党委在积极践行“枫桥经验”精神中,意识到小矛盾、小纠纷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危害,借鉴县委政府在扶贫攻坚工作解决信访问题推行的“五访”工作法,把“五访”的精髓融入各项警务工作当中。宁明县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公安机关“警务+五访”工作,从党委政府层面推动“警务”和“五访”融合开展,创新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公安局长、派出所所长、警务助理三级抓矛盾纠纷的工作格局。

在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村委办公室,记者看到宣传栏有“屯级警务助理”及其联系方式,并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既是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的辅助力量,也是宜居乡村管理员,所以要当好“村级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消防协管员……”等“九大员”;履行“组织巡逻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火灾隐患排查防范、法制教育宣传、社情民意掌握……”等“九大责”。

“警务助理一般由本地威信较高、组织能力较强、有正义感的人员担任。”据宁明县公安局政委梁晓峰介绍,该县在推行“一村一警”和“一村一警务助理”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一村一警务助理”已全面升格为“一屯一警务助理”,实现全县1193个自然屯全覆盖。

据统计,今年以来,宁明县将251起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群众家门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2020年第一季度群众安全感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可率分别为98.349%、96.797%,比去年第四季度大幅提升,取得宁明历史最好成绩。

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这里有“独木成林”景点,村民有喜欢在此聚集议事的传统,后发展成“大榕树课堂”。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鸿图 摄

“大榕树课堂”

化解群众纠纷矛盾,离不开政策、法制教育工作,宁明县以“大榕树课堂”为平台,为群众营造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制环境。

7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这里有“独木成林”景点,村民有喜欢在此聚集议事的传统,后发展成“大榕树课堂”。记者看到,有来自宁明县政法委、公安局、民政局、交通局、信访局、人社局等十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大榕树下现场“摆台”,畅通信访渠道,解答群众各类问题。

宁明县十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大榕树下现场“摆台”,畅通信访渠道,解答群众各类问题。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鸿图 摄

“这题我来回答!”在“大榕树课堂”,村民们踊跃回答普法人员关于法制教育的“抢答题”。据宁明县公安局明江派出所所长赵文伟介绍,“大榕树课堂”已成为当地村民了解政策法律的一大平台。

据介绍,2019年洞廊村韦月霞因需要设计住宅楼房第三层飘窗和黄连改道路通行产生纠纷,多次到村委会要求调解。后经镇政府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核实,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后,双方达成了协议。如果事情发生在前两年,双方一定会大动干戈,水火不容,但是,“大榕树课堂”的政策法律大讲台潜移默化形成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很快冷静下来,双方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最终,通过多元调解,促进双方协商解决。

宁明县各基层派出所以“大榕树课堂”为平台,深入群众当中进行法律普及宣讲活动,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潜移默化的将法律意识根植于群众日常行为当中,推动形成遇到问题想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制环境,解决矛盾双方“信访不信法”的问题,为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创造条件,防止了矛盾纠纷激化。

宁明县拥有212公里边境线,维护边境安全有序,责任重大。宁明县通过“大榕树课堂”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教育村民树立和提高国家意识,发动村民参与管边控边工作。今年境外疫情防控期间,公安机关发动一线边民 312人参与了封控工作,群众自觉向公安机关举报涉边违法犯罪线索73条,有效的维护了边境稳定,构筑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防线。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