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王充《论衡》中提出了哪些文学主张 蔡钟翔 中国文学理论史

2020-07-20知识7

古代文学具体都学什么啊??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系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7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0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对外交流及其他:本专业的多数教师都曾经出国讲学或与国外学者、港台学者进行过合作研究。毕业生就业状况:已经毕业的学生多数留在北京或从事教学工作,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或担任公务员。主要开设课程:中国古代文艺学中国文艺学范畴体系古代文艺哲学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古代文论研究中国近现代美学专题研究庄子与中国文论《文心雕龙》专题研究先秦诸子与中国人文精神西方批评经典选读中国古代作家研究古代神话研究古代诗文研究古代小说研究古代词曲赋研究道家与道家文学海外汉学研究考试参考书目: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理论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概述张文勋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在近半个多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后出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在许多理论问题上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中国文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文学,中国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文学观念,我们可以参照但不能硬套西方的文学观念。因此,本文主要从文原论、创作论、鉴赏论三个方面大致勾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轮廓,使之显现出总体理论体系的内在脉络。关键词 文学理论 体系 文原 创作 鉴赏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在近半个多世纪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老一代学者如郭绍虞、朱东润、罗根泽、刘大杰等一大批前辈,以“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名,为后人开辟了研究的道路。还有许多著名学者如黄侃、范文澜、刘永济等等,他们对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的研究,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所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扩大,出现了几次高潮,直到近二十年间,研究工作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时代的变迁,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过去我们把研究的领域统称之为“文学批评史”,仅仅只是从历史发展。你的私人书单是什么? (原著)《庄子》(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黄晖.论衡校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0。周振…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与王国维“境界”说之比较 体、风格中国文学上的“2113体”与“派”5261 张大东《国闻周报》第41024卷第19、20、26、27期1927年从体到派:1653中国古代风格类型论与文学流派论 吴承学《学术研究》1993年第4期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王运熙《文艺报》1962年10月20日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 王常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中国古代文体风格学的历史发展 吴承学《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中国古代文论何以最重文体—汉译佛典与中国的文体流变之一 刘梦溪《文艺研究》1992年第3期论中国古典风格学的形成及特色 吴承学《学术研究》1991年第2期辨体与破体 吴承学《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文、道文以载道的问题 雪林《现代评论》第8卷第206-208期 1928年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与“道”的问题 郭绍虞《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1卷第1期 1930年文以载道辨 沈心芜《文学年报》1936年第2期文以载道的新旧解说及其他 馨兰《务实》第1卷第3期1937年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明道与言志的问题 李源澄《新西北月刊》第2卷第3、4期1940年“文与道”“性与情”—理学家之论文艺思想试论 黄继持《崇基学报》第8卷第1期1968年“文”的内涵 李顺刚《学术研究》1992年第2期“文”与中国古代的文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题型及参考书目 人大文学院有指定的参考书目吗?初试两门专业课是怎么安排的?O(∩_∩)O谢谢 同学你好,对于你的问题,我们提供如下建议,仅。我要考人大的电影学专业,考试科目有中国文学基础,中国文学基础的参考书都包括什么? 参照其他大学及人大09年之前的书目,中国文学基础有文学类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另外还有汉语语言类,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参照之前的参考书目,主要书目为:(1)《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或者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后者目前比较普及(2)《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或者可参考钱理群版的(3)《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4)《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5)《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著 商务印书馆 1993年(7)《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周文柏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国维#艺术#王充#严羽#中国文学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