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民事主体资格ppt 民法的基本原则

2020-10-05知识5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法律依据不同。就业协议书2113和劳动合同的法5261律依据不同。就业协4102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1653司统一制定的,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签订就业协议的一种书面合同。劳动合同的依据是劳动合同法。2、内容与目的不同。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就业协议书主要体现毕业生情况和意见、用人单位情况和意见及学校意见。劳动合同的目的,是指劳动者同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扩展资料: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独有的下列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没有只享受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受劳动权利的。一方的劳动权利是另一方的劳动义务,反之亦然。参考资料来源:-劳动合同参考资料来源:-就业。

民事主体资格ppt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反映民事生活的根本属性,尤其是市民社会的一般条件、趋势和要求。民法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呢?

民事主体资格ppt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对吗 1、这句话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平等主体是指民事主体即公民和法人参加民事活动的主体资格。

民事主体资格ppt 民法的基本原则

在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中,2113时常遇到劳动关系与劳务5261关系并存的情况,弄清两者的区4102别1653,对于做好劳动人事工作,正确适用法律、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显得特别重要。从整体上看,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主要有五点:法律依据方面的区别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在法律依据方面的主要区别。劳动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范和调整,而且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主体与劳务关系主体的区别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当事人之间在隶属关系方面的区别处于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隶属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中的一员,即当事人成为该用人单位的职工或员工(以下统称职工)。因为用人单位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劳务关系中,不存在一方当事人是另一方当事人的职工这种隶属。

违章建筑拆除程序 拆除违建合法程序如下2113:第一步,立案立案就是执法部门5261对于发现或接到投诉、4102举报等事实或者1653材料后,认为有违法事实发生或存在并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时,决定把它作为行政案件进行查处的一种活动。这个程序中要注意哪些行政机关有权立案查处违章建筑:一是规划局或者规划委员会。这是法定部门,城市里的违章建筑由它来管。二是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城管,城管有没有权利来管违章建筑,主要看它是否得到省级政府的授权,比如北京,城管部门是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授权的,所以那个有名的人济山庄的违章建筑就是城管要求限期自行拆除的。三是乡、镇人民政府。它的执法范围是乡、村庄规划区范围内,简单讲就是在农村的违章建筑由它来管。除了上述部门,其他部门都没有权利查处违章建筑。实践中有国土局或者国土所、住房和城乡局、房管局等来查处违章建筑的,这是错误的。第二步,调查程序在调查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个人。2、调查人员要主动出示执法证件。有两个作用:一是调查人员必须具备执法资格;二是防止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冒充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活动。3,在被询问以及在签署笔录时要谨慎。在行政执法中,常见。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不是名存实亡了? 看了一下官网主页,发现最近的新作也是渣画质,渣制作。感觉当年80后心中殿堂级的美术片厂已经堕落了。哎…

有什么复习法考(司考)的高效方法? 第一年没考过关,有一年空白期,现在还有什么方法赶得上复习进度?

旅游政策与法规合同法资料ppt课件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FX资料库旅游政策与法规授课人蔡正敏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授课教材: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1第六章民事基本法律制度2第二节合同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1999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4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一)合同的概念?合同,又称契约,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5(二)合同的特征?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行为。2.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3.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6二、合同的订立7(一)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成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合同当事人;–其二,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81.要约?(1)概念?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9(2)条件?①要约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②要约必须是反映其订立。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 根据《民法通2113则》第十六条未成年5261人4102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1653者没有监护能力,则下列人员应为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如果对监护权有任何争议,未成年人住所的父母或母亲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和村委会应当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人员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第十七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如果对监护权有任何争议,则应在近亲中指定由精神病人的单位或居住地委员会或村委会负责。对指定人员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法制#劳动关系#投保人#劳动合同变更#违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