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马赫曾德干涉仪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区别有哪些? 马赫曾德干涉仪原理

2020-10-05知识7

迈克尔逊干涉和马赫曾德干涉哪个灵敏度更好 结构不同,用途各异,不存在什么灵敏度更好。

马赫曾德干涉仪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区别有哪些? 马赫曾德干涉仪原理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这些都是哪些光学书籍里面讲到的?给个建议书籍吧 谢谢!!!! 1。赵凯华著,《光学》2。石顺祥著,《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3。郁道银著,《工程光学》

马赫曾德干涉仪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区别有哪些? 马赫曾德干涉仪原理

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干涉原理 1800年,托马斯·杨发表了《在声和光方面的实验与问题》的论文,认为光与声都是波,光是以太介质中传播的纵振动,不同颜色的光与不同频率的声音是相类似的。他在分析了水波的叠加现象之后说,在声波叠加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的加强和减弱,出现复合声调和拍频。尤其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干涉”的概念。1801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了关于薄膜色的论文。论文进一步扩充和发展了惠更斯的波动说,明确地提出了光具有频率和波长,完善了光波的概念。他比较圆满地解释了牛顿环的干涉现象,认为“当有不同起源的两个振动运动或者完全相同,或者在方向很接近时,那么它们的共同作用等于它们每一个振动单独所发生的作用之和。这在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光的相干条件及干涉原理。这一年,他在发表于《哲学会报》上的论文中,全面地阐述了干涉原理:“同一束光的两不同部分以不同的路径,要么完全一样地、要么在方向上十分接近地进入眼睛,在光线的路程差是某个长度的整数倍的地方,光就被加强,而在干涉区域中间状态,光将最强;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束来说,这个长度是不同的。1802年,托马斯·杨在英国皇家学会讲演时,引用自己所做的双孔(双缝)干涉实验。他说:“为使这两部分光。

马赫曾德干涉仪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区别有哪些? 马赫曾德干涉仪原理

#马赫曾德干涉仪#振动频率#干涉仪#马赫#薄膜干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