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简述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是什么 用双指示剂发测定混合碱组成的发放原理是什么? 很急

2020-10-05知识9

何谓双指示剂法,混合碱测定原理是什么 双指示剂法:双指示剂法是用于确定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的混合物成分及各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简述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是什么 用双指示剂发测定混合碱组成的发放原理是什么? 很急

为什么要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 工业上的混合碱一般指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如果只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进行硫酸滴定,百则到达第一个临界值时,混合物全度部变成ph=8.4的碳酸氢钠,此时酚酞已经趋于无色(变色范围8.2-10.0),继续滴定下去,专指示剂没有任何变化,故无法判断第二个临界点(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故应该再加入甲基橙属(变色范围3.1-4.4)作为第二种指示剂,利用滴定测算碳酸氢钠的量。

简述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是什么 用双指示剂发测定混合碱组成的发放原理是什么? 很急

用双指示剂发测定混合碱组成的发放原理是什么? 很急

简述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是什么 用双指示剂发测定混合碱组成的发放原理是什么? 很急

为什么可以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含量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含量就是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终点,再根据两个终点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来确定混合碱的成分及含量.本答案来自环保通,仅供参考

何谓双指示剂法,混合碱测定原理是什么 双指示剂法指利用氨基酸具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6261有酸、碱两重性质来滴定的方法。原理:用HCl标液滴定混合碱时有两个化学计量点:第一个计量点时,反应可能为:Na?CO?+HCl=NaHCO?+NaCl,NaOH+HCl=NaCl+H?O;溶液的pH值为8.31,用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8.0~10.0),从红色变为几乎无色时为终点,滴定体积为V1(ml)。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滴定反应为:NaHCO?+HCl=NaCl+CO?↑+H?O溶液pH为3.9,以二甲基黄-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终点呈亮黄色,滴定体积为V2(ml)。当V2>;V1时,则混合碱为Na?CO?+NaHCO?;当V1>;V2时,为Na?CO?+NaOH。扩展资料双指示剂法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含有-COOH基显示酸性,又含有-NH?基显示碱性。由于这二个基的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破坏内盐的存在,就可用碱来滴定-COOH基,以间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量。参考资料来源:-混合碱参考资料来源:-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最低0.27元/天开通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uufeixhi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一、目的要求3(3学时)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混合指示剂使用及其优点二、实验原理工业混合碱通常是Na2CO3与NaOH或Na2CO3与NaHCO3混合物。欲测定同一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可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分析。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终点,这种方法称为双指示剂法。此法简便、快速,在实际生产中普遍应用,但准确度不高。首先在混合碱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8.0~10.0),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混合碱中的NaOH与HCl完全反应(产物NaCl+H2O)而Na2CO3与HCl反应一半生成NaHCO3,反应产物的pH值约为8.3。设此时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mL。然后,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3.1~4.4)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颜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时,溶液中NaHCO3与HCl完全反应(产物NaCl+H2CO3),化学计量点时pH值为3.8~3.9。设此时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mL。当V1>;V2时,试样为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滴定Na2CO3所需的HCl是由两次滴定加入的,并且。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不同情况

#标准溶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