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默默无闻付出,无怨无悔行孝。面对瘫痪的婆婆,家住市湖滨新区黄墩镇的薛东花精心服侍,不言辛苦,果断将自己经营多年的擀面皮店转让他人,用一颗滚烫的心诠释了“百善孝为先”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薛东花(左)和婆婆
“妈,我扶你起床,去客厅坐坐……”7月16日下午,薛东花打理完家务后,来到卧室将躺着的婆婆刘林兰慢慢地抱到轮椅上,推着她到客厅看电视。
今年79岁的刘林兰膝下育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只有老二郭思利、薛东花一家住在宿迁,其他在外地。2018年,刘林兰因患脑梗不能走路和说话,生活不能自理。考虑到婆婆的其他子女不在宿迁,不方便照顾婆婆,薛东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这一重任。将婆婆接到自己的老家,全心全意照顾她。
在这之前,薛东花一直在市区经营一家黄墩擀面皮店。她告诉笔者,除了卖擀面皮,店里中午还卖炒面、炒饭,每个月收入少说也有8000多块钱。
为了婆婆,她放弃了生意,将店铺转让给别人。“照顾老人是头等大事,就不要想其他的了。”薛东花说,对于这个决定,她从没有后悔过。
薛东花回忆说,婆婆刚回老家时的状况非常糟糕,瘫痪在床,全身无法动弹。丈夫在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维持家庭开销。她不得不一个人照顾婆婆。听人说针灸可以对婆婆的病情有帮助,她便每天带着婆婆去镇上的医院针灸。
那段时间,每天早晨,薛东花早早起床,帮助婆婆穿衣洗漱,喂她吃完早饭后就匆匆出门。她们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租来的三轮车,每次都要和开车师傅合力才能把婆婆抱上车。针灸时,婆婆每次上厕所都是她一个人抱上抱下,身上的衣服一天都要湿上几次。
笔者在采访中看到,薛东花住的房子是三层小楼,有许多房间。但她却将婆婆的床安置在自己的床旁边,两张床之间只有一米左右的距离。薛东花说,这样安排为的是24小时照顾婆婆,让她一有事就能快速找到自己。她还告诉笔者,经过大半年的针灸和精心护理,如今婆婆的状态有所好转,左半身能轻微活动。虽然婆婆还不能说话,但心里很清楚,平常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回应薛东花。
“有时候晚上给她洗完澡,抱到床上。我就问她‘洗过澡香不香?舒不舒服?’她就把我头搂着,贴在她自己脸上,有时还亲亲我,意思是感谢我对她的照料。”讲到这,薛东花不禁笑了起来。她说,两年多的照顾、陪伴让她与婆婆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如今的婆婆离不开她,她自己也习惯每天照顾婆婆。两个人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周妮 张程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