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下灌注桩用抗渗混凝土吗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多少范围

2020-10-05知识7

水下灌注桩施工工艺对混凝土有什么要求? 水下灌注桩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的要求有:(1)水下浇筑混凝土应用自密实混凝土,要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混凝土坍落度应为200~220mm,扩散度宜>;450mm,倒坍落度。

水下灌注桩用抗渗混凝土吗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多少范围

混凝土灌注桩需要抗渗混凝土浇筑吗?是否有规定? 肯定不需要,桩不需要抗渗,但如果桩内有水,就必须按水下砼的要求来浇筑,水下砼就是要增加水泥用量。

水下灌注桩用抗渗混凝土吗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多少范围

施工水下灌注桩时,若混凝土离析是否会造成断桩? 断桩与夹泥层 1、产生原因:⑴ 泥浆过稠,增加了浇注砼的阻力。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拉导管上下串动,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砼,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砼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⑵ 灌注砼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超出砼面)而二次下球灌注,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串动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因泥浆过稠,如果估算或测砼面难,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砼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砼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⑶ 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⑷ 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砼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2、防治措施:⑴ 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⑵ 保证导管的密封性,以免泥浆进入导管使混凝土稀释离析。

水下灌注桩用抗渗混凝土吗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多少范围

灌注桩一定要用水下混凝土吗 这得看孔内出水量大小决定,一般超过6mm每分钟就必须水下灌注了,不超过6mm每分钟可以采用干灌法。螺旋钻机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钻削下来的土块沿钻杆上的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孔径300mm左右,钻孔深度8~12m,根据土质和含水量选择钻杆。潜水钻机宜用于粘性土、砂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等,尤宜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中成孔。由于具有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宜于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等优点,灌注桩在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根据成孔工艺的不同,灌注桩可以分为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的灌注桩等。扩展资料: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尖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浇筑混凝土(或先在管内放入钢筋笼),边锤击或振动边拔管而成的桩。前者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后者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成桩过程为:桩机就位→锤击(振动)沉管→上料→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桩。钻孔灌注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强的稳定性,即混凝土浆液渗透至土层深处,能使土层与灌注桩体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地基。

#混凝土离析#灌注桩#普通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水下混凝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