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船用阀门压力试验标准 谁知道国标阀门打压实验标准?

2020-10-05知识7

仪表阀门打压比例是多少,就是说同一批次的仪表阀门打压时抽检多少比例进行打压呢? 阀门安装之前应作强度和密封性试验。低压阀门抽查20%,如不合格应100%的检查;中、高压阀门应100%的检查。试验压力分两种情况公称压力PN,MPa,试验压力0.1 MPa+20℃下最大。

船用阀门压力试验标准 谁知道国标阀门打压实验标准?

怎样进行阀门强度试验和气密性实验(最好有图) 所有出厂的阀门必须经过压力试验,强度试验为公称压力的1.5倍,封闭阀门两端进出口,阀门全开进行试验,保压1—5分钟不等,看具体情况,气密封试验也叫低压密封试验,0.6MPa气压进行密封试验。还要1.1倍密封水压试验,具体的你看JB/T9092标准,很详细的

船用阀门压力试验标准 谁知道国标阀门打压实验标准?

阀门严密试验和强度试验怎么求? 一、阀2113门的强度试验:1、公称5261压力小于或等于32 MPa的阀门,其阀门的强度4102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6531.5倍;2、公称压力大于32 MPa的阀门.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 3~1.4倍;3、试验时间为阀门在试验压力下保持5 min,阀体不渗不漏.且无裂纹即为合格;4、试验时将阀门夹置到试验台上;将阀门开启,使关闭件处在全开的位置将水从阀体的一端充人(对于闸板阀、截止阀和直通旋塞阀,从通路的任一端引入;对于止回阀从阀门进口端引入),待阀腔内空气从阀门的另一端堵板上的放气孔排净后,封闭放气孔;逐渐升压至试验压力;在规定的压力持续时间内,压力保持不变,如无渗漏现象发生,即为强度试验合格。二、阀门的严密性试验:1、除蝶阀、止回阀、底阀、节流阀外,其他阀的严密性试验压力一般应等于阀门的公称压力,也可用1.25倍;2、工作压力进行试验,在试验压力下进行检查,以阀瓣的密封面不渗不漏为合格;3、对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2.5 MPa的水用铸铁闸阀和水用铸铜闸阀.允许有微量的渗漏,但渗漏量不允许超过有关规定值。三、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及时排净内部积水,密封面应涂油防锈(忌油阀门除外),关闭阀门,封闭出入口。高压阀门应填写。

船用阀门压力试验标准 谁知道国标阀门打压实验标准?

pvc阀门的试压标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弥勒心经阀门试压标准原则:2113(1)一般情5261况下,阀门不作强度试验,但修补过后阀体4102和阀盖或腐蚀1653损伤的阀体和阀盖应作强度试验。对于安全阀,其定压和回座压力及其他试验应符合其说明书和有关规程的规定。(2)阀门安装之彰应作强度和密封性试验。低压阀门抽查20%,如不合格应100%的检查;中、高压阀门应100%的检查。(3)试验时,阀门安装位置应在容易进行检查的方向。(4)焊接连接形式的阀门,用肓板试压不行时可采用锥形密封或O型圈密封进行试压。(5)液压试验时就将阀门空气尽量排除。(6)试验时压力要逐渐增高,不允许急剧、突然地增压。(7)强度试验和密封性式验持续时间一般为2~3min,重要的和特殊的阀门应持续5min。小口径阀门试验时间可相应短一些,大口径阀门试验时间可相应长一些。在试验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延长试验时间。强度试验时,不允许阀体和阀盖出现冒汗或渗漏现象。密封性试验,转子泵一般阀门只进行一次,安全阀、高压阀等生要阀门需进行两次。试验时,对低压、大口径的不重要阀门以及有规定允许渗漏的阀门,允许有微量的渗漏现象;由于通用阀门、电站用阀、船用阀门以及其他阀门要求各异,对渗漏要求应。

谁知道国标阀门打压实验标准?

怎样打造船用阀门,截止阀(tovalve,GloeValve)的启闭件是塞形的阀瓣,密封面呈平面或锥面,阀瓣沿流体的中心线作直线运动。阀杆的运动形式,(通用名称:暗杆),也有升降。

阀门设计标准 截止阀的主要标准:1、GB/T 12233-2006《通用阀门 铁质截止阀与升降式止回阀》2、GB/T 12235-2007《通用阀门 法兰连接钢制截止阀与升降止回阀》3、JB/T53174-94《截止阀 产品质量分等》4、JB/T53165-92《高压平衡截止阀》5、GB/T 587-2008《船用法兰青铜截止阀》6、GB/T 590-2008《船用法兰铸铁截止阀》7、GB/T 8464-2008《铁制和铜制螺纹连接阀门》8、GB8465.2-87《内螺纹连接闸阀、截止阀、球阀、止回阀 基本尺寸 铁制截止阀》阀门结构长度按JB/T2203-1999《截止阀结构长度》标准制造法兰的连接尺寸按GB/T9119-2000标准压力试验按GB/T13927-2008《工业阀门压力试验》标准试验按JB/T8859-2004《截止阀静压寿命试验规程》阀门的验收按SH3518-2000标准看看还有什么需要问的?

#截止阀#船用阀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