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文夕大火 烧毁 左宗棠 故居 文夕大火对长沙有多大的影响?

2020-07-20知识7

《战长沙》里的火烧长沙城是真的历史事件吗?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长沙有哪些古建筑是在“文夕”大火中被破坏的? 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像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但是,长沙留下来的古建筑不多,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场“文夕大火”。从那次大火后,长沙许多古建筑都被烧毁,也许我们现在还能看见,但大部分都是翻修的,岳麓山的爱晚亭就是。它的原名是《红叶亭》该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长沙旧文庙坪毁于文夕大火,这是唯一保存的牌坊,同治年间立的,牌坊本身还算是有特点的,另外文庙坪也算是美食聚集地,可以吃东西的时候顺便看一下。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学府之一,长沙重要的古建筑,也在大火中被烧毁,后来进行了重建,我们今天看到的岳麓书院,有些还是以前的遗迹。长沙的近代建筑同样大半毁于文夕大火,保留下来的建筑基本都是位于橘子洲头和河西,除此以外就是几座石质教堂。其中保存较好的就是包括实验楼、大礼堂、图书馆、老宿舍,由柳士英、刘敦桢设计等等。在“文夕”大火中,长沙失去了太多,如果没有那场大火,长沙或许会发展很多。文夕大火对长沙有多大的影响? 很多人都说长沙缺少文化气息是因为文夕大火一把烧的。一把火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吗?这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如何评价长沙沦陷及四次长沙会战? 1944年5月27日,华中日军发动对长沙的攻击。6月上旬,平江、浏阳、沅江、益阳、宁乡、湘阴相继失守。中旬…《战长沙》里的火烧长沙城改编自哪一历史事件? 电视剧《战长沙》中的火烧长沙城确实是真实地历史事件,当年蒋介石眼看长沙即将沦陷,为了防止物资落入日寇而实行的焦土政策(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长沙当时并没有重工厂,也不是主要的物资供应站)。最后在半夜放火烧城,因为事前没有告知长沙居民,导致许多人在睡梦中就横遭劫难,大量的文物古迹都毁于一旦,史称“文夕大火”。文夕大火,是委员长的密令,张治中部署,长沙市警备司令酆悌和保安处长徐权执行,一条线的责任。大火烧了5日5夜,造成30000余人死亡,5万多间房屋被烧毁,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长沙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长沙是三千多年未变城址未改城名的历史古城。这一把火是完完全全的人祸,烧毁了长沙自春秋战国来的文化积累,地面建筑百分之九十五被烧毁,比如左宗棠等的官邸和里面无数文玩珍宝被烧的一干二净!据说长沙曾经被烧过城,谁可以给我讲一下那段历史? 1938年11月13日凌晨,因为日寇的2113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5261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4102划。1653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文夕大火事情经过:1、焦土政策抗战中最先提起“焦土抗战”战略思想的人是李宗仁。当时政府为免军事物资遭日军获取,而规定焦土抗战的作战思想即敌军进入城郊30华里以内时,实施焦土政策,以为积极防御。1938年11月11日上午9时,蒋介石的密令到达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手中。旋即,张治中又接到蒋侍从室副主任林蔚的电话,内容是“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2、计划出炉张治中召来警备司令酆悌和省保安处长徐权,两人于11日下午4时就拿出了一份“焚城计划”。该计划共13条,明确要求,“弃守前,需将长沙市的公私建筑和一切不准备运走的物质全部焚毁,不资敌用”、“派省会警备司令部警备第二团和长沙市社训总队负责执行”、“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两点以前”、“进入准备位置”。另外,还对焚城的过程,如引火材料的发放和控制,起火的命令、信号、秩序、纪律等作了具体规定。放火的地点选定天心阁。3、焚城计划。

#抗日战争#长沙发展#长沙会战#文夕大火#张治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