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历史谈谈“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至6月25日结束,历时23天,销…
汉字有什么“硬伤”? 先说总纲:一个文明能存在到现在,并且持续有生命力,形而上的层面一定有两个原因,极其明显的优点,极其明显的缺点,优点大家可能很理解,为什么还有极其明显的缺点?因为缺点代表了不适应,不足,这种不足,会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其他文明的碰撞,而变得更明显,然后在原有的有点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良,优化,进而使得这个文明更加进步,更加有生命力。然后我们来说说汉字的硬伤:汉字的硬伤,和汉字的优点其实是一个东西,那就是汉字的表意体系。1、【压缩体系】大家知道,汉字最早的时候是甲骨文,后来是竹简,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是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书写物质的匮乏。在这个时期,大家是不敢想象通过甲骨文或者竹简写出今天网络口水文动辄几百万字的“中篇”小说的,所以什么出现了?没错,文言文。大家不要以为古人就像文言文这么说话,实际上当时大家说话还是普通说话,但是不能把普通说话的内容放到书写文字里,因为太长了(后面当然就是写大白话不美感,不装逼),所以就“不得已”发明了文字的压缩体系—文言文。说句开玩笑的话,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通过文言文实现了中文版本文字上的WinRar的功能,而且不用装Windows就可以解。
汉字有什么“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