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20日讯盛夏时节,微山湖的景色格外迷人。这个时候,湖上似乎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乘船在湖中赏荷,吃上几口湖里的水产品或者和荷花有关的一切食物。这时,如果往微山湖西南部走,就会发现距离微山县城几十公里外,有个被湖水环绕的湖中村。这个村子里,生存着一群靠湖为生的渔民。村子取名渭河,全村人都住在湖上的船屋里,祖祖辈辈以船为家。“他们说,渭河村是东方的威尼斯。”渭河村水街旁龙玺饭店的老板张贵永说,威尼斯没有去过,但他非常欢迎南来北往的客人在船屋里住上一住,看一看微山湖的美景,体验下世世代代渔民的湖上生活。
微山湖西南部,距离微山县城几十公里外,有个被湖水环绕的湖中渔村
船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渭河村的采访,对于记者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里唯一好使的交通工具就是船。水路漫长,坐在船上赶赴采访地,这还是头一回。记者从微山县出发,不到二十分钟的车程,来到码头,乘船大概半小时到达高楼乡,随后在鲁苏搭界处的五段口乘快艇赶往渭河村。快艇一直往水路深处开,虽是快艇,也时快时慢,遇到船只或者经过渔家都要慢下来,互相礼让。这一路,经过的水道两旁都是渔民住家,起先是几户人家的船屋分散在湖面,越往深处走船屋越集中,船屋傍岸延伸入湖里。船家说,“这里就是你要找的渭河村”。
记者站在全村最高的船屋上向下望去,一个村,其实就是水道两边一艘船接一艘船,船就是一个房子就是一个家。船屋四周捆着几条小船,那是他们出行和劳作的交通工具,有的船屋上甚至还挂着条幅,和陆上村庄无异。船家说,记者所在位置是村里的一处宾馆,从船顶眺望,一眼看不到村头。渭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化明有说,“渔民就像鱼一样离不开水,他们世世代代靠湖而生。”
渭河村里生活着一群靠湖而生的渔民,全村人都住在湖上的船屋里
渭河村村委委员、支部委员化明伟告诉记者,村里的船都是水泥造的,“船是由钢筋、水泥铸造起来的,锚一头连着岸一头牵着船,住在船上不会晕。一艘船有200多平,现在如果建一艘这样的船要50来万,大概需要小半年的时间。”他说,村里490多户总共1500多人,全村上百条船连在一起。记者了解到,这个村子是留存下来较为原始的渔民村,在这里能够看到真正的渔民生活。
在这个村子里,你会看到,许多艘船捆绑在一起,其实这是一家子。有的一家三代或者四五代人的船绑在一起,岁数大的老人住一艘船,等儿女大了再为他们添置一艘新船。听说村里年龄最大的船有40多岁了。“现在生活好了,每家每户不只有一条船,有的家四五口人能有七八条船的。捕捞船、运输船各种船都有。”化明伟说。渔民的船屋并不是无秩序散落在湖面,他们的船屋都靠在自己的池塘边,方便养殖。这里的船屋,漂在湖面,有需要时随时可以划走。船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别看整个村子漂在湖上,百姓大舞台、卫生室、小学、超市、商店、饭店、宾馆一应俱全。此时的湖上小学,正在整体装修,“目前可以容纳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以后,孩子到寄宿学校上学。而村东桥的另一边,我们计划建一艘48米长的船,打造成民宿,大概今年就能投入使用。”化明伟说。
老沈一边编制捕鱼工具,一边讲述他们这一代以及更久远的渔民生活
从捕鱼到养鱼
从村委会乘船,三两分钟的时间路过一处船屋,这里总共有三艘船绑在一起,住着两代五口人。一家之主老沈今年67岁了,上午十点他刚打渔回来。他们世代打渔为生,吃住都在船上,到他这已经是第三代了,他们是真正的渔民。
老沈热情的将记者让进船屋,“屋子乱,别嫌。”老沈有些羞涩。记者看到船屋不足20米长,被隔成3个房间,每个房间大约五六平米,就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堆满了生活和工作用的各种必需品。“现在是我和我老伴两个人住,我妈妈和岳父岳母在另两艘船上。”老沈说,他们的船都有30多岁了,他的孩子都是从这条船上走出去的。
老沈一边编制捕鱼的工具,一边给记者讲述他们这一代以及更久远的渔民生活。微山湖的渔民以渔猎为生,吃在船上,住在船上,以船为家,衣食住行取之于大湖,早捕黎明,晚捕黄昏,船底无根,哪里有鱼,船就摇去哪里,与岸上形成半隔绝状态。微山湖被当地人称为“日出斗金”,是因为这里的渔民大都早上不到五点下湖,上午十点前回家,太阳升起的这段时间也是渔民们劳作的时候。依靠着微山湖先天的水资源,对于上几辈人来说,捕捞鱼虾成为了养家糊口的重要收入。
渭河村上一辈人几乎人人靠捕捞为主,但到了张贵永这辈,渔民们大多搞起了养殖业。“村里人承包池塘搞养殖,一年最多的能收入三四十万。村里主要有运输、养殖和旅游三大产业,村里1500多人,600-700人从事运输业,就是在京杭大运河上跑货船,运输煤炭。剩下的人都在搞养殖和渔家乐。村里有1700亩的池塘,不到1200亩的农田地,去年一年村集体收入就达到260万。”化明伟说。
记者了解到,在渭河村,虽然最先兴起的是养殖业,但早年,养殖业并不吃香。作为一个典型的渔村,村民们对养殖河蟹十分陌生。养殖河蟹到底有多少把握,大家心里也犯嘀咕。张贵永也琢磨了好几天,决定做当年渭河村第一批“尝鲜”的年轻人。“我们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第一批养螃蟹的人。当时也怕,怕养螃蟹没人要,因为这个是先投入后收益,所以大家谁也不敢尝试。”一年下来,河蟹养殖获得成功,村民们看到了收益,坚定了发展河蟹养殖的信心。就这样,该村的河蟹养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除此之外,村委会听说虾蟹套养增效益,2015年,这项新技术也被引入渭河村。如今,渭河村渔民均采用这种虾蟹套养模式的养殖。“渔民的池塘里有虾、有蟹还有鱼。池塘里热热闹闹,渔民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化明伟说。
劳作归来的渔民
湖上的渔家水街
渭河村,是个被湖水环绕的湖中村。因为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美,渭河村成为深受追捧的旅游胜地,这里的河蟹、对虾、地道的微山湖渔家宴、都是游客们的最爱。
化明伟表示,渭河村发展旅游业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最早的时候,村里经常会来一些做买卖的生意人,中午到了村子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口可口的热乎饭,就拜托渔民帮忙给烧饭,当地渔民都很淳朴,觉得这都是举手之劳,一般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后来村里觉得,既然外地人能来到这里愿意吃湖里的鱼虾,那不如干脆搞一个渔家乐,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也能把当地的美味带出去。2006年,恰好村党支部班子跟随县乡考察团到江南水乡和南阳镇王苏白村考察后,认为发展旅游业才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富群众的“金钥匙”。随后村里决定打造微山湖上的渔家水街,带着大家搞起了第三产业。
当时村里发展旅游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并不是设施和资金的问题,而是世代靠捕鱼和养殖为生的村民对新生事物的排斥。当时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先从自家亲戚朋友下手,一家一户劝说渔民将渔船开到水街旁。虽然渔船还不成规模,但为了让渔民转变思想,让旅游业实实在在落在渭河。村干部、党员自己垫资采购石材,硬化石板堤埂,种植绿化树木、架设路灯、悬挂霓虹灯带、铺设村居住河两岸及鱼池埂石板路,一个湖上特色的渔家水街不久后便有了雏形。看到旅游业的兴旺,不少当时还在观望的渔民主动将住家船开到水街旁,干起了服务旅客的营生。各地的游客乘船而来,半封闭的小渔村顿时热闹了起来。“北京、上海、广州、甚至国外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张贵永指着船上一张与外国友人的合影说。
船跟前的水道叫“幸福路”
船去哪里,哪里就是家。并不代表渔民们居无定所,每家每户的户口本上都有明确的路名和牌号。也许你会有疑问,水路哪来的路名?对于路名如何取,还有一段故事。
“渔民们上户口得有地名,我们就决定给村里的两条‘主干道’取个名字。”化明伟表示,他们的户口本和岸上居民一样,都是有确切地址的。因为家家户户的船上也有“门牌号”。为了方便记录,村里决定从东边开始数是一号船,也就是高楼乡渭河村幸福路一号。幸福路就是渔民船前的这条通行的水道,也是全村的主干道之一。还有一条路叫富裕路,这条路通往渔民的池塘。“为什么叫富裕路,就是走在这条路上希望渔民能走上富裕的美好愿望。幸福路也是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幸福美满。当时我们专门开的党员会来探讨路名问题。老百姓们比较认可幸福路和富裕路这两个名字。”化明伟说。
说起幸福和富裕,张贵永体会较为深刻。他说起自己上几辈人的船都是不足十平米的小船,一家四五口挤在里面,捕捞、居住、生活、代步就只有这一条船。那种船顶上有个小棚子,只要能挡风遮雨就是家。“这是一代船,当地人也管这种船叫‘liu’子,这个‘liu’是一个舟字旁一个留字。”张贵永继续回忆,他记忆中的第二代船比第一代船稍大一些,最起码五六口人能够住下,而且有个活动平台,本地人管这代船叫“hua”子,这个字是一个舟字旁一个华组成。第三代是三顿半的水泥船,第四代是七吨的水泥船,第五代是15吨的水泥船,第六代有20多吨,第七代大概有一百多吨重了。“我们的船屋就是第七代船,饭店也开在第七代船上。”张贵永说。半个世纪的时间,船屋从第一代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第七代,化名伟说,“从第三代开始,渔民满足居住是没问题的了,从船屋的不断更新换代也能看出渔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一天采访下来,渔村里的美景尽收眼底。离开时记者再次回到初到时的宾馆,在船顶向下望去,一条条小船来来往往,有饭后一家三口遛弯去超市买东西的,有游客,也有劳作归来的渔民……看着形态各异的小船划近,走远。船家说,“我们这划桨的船就相当于你们的自行车,加上电机就相当于电动车,快艇就好比汽车。”(据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