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汉书有名的注本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2020-10-05知识14

《汉书》和《后汉书》什么区别?哪些后世的注释,研究比较好? 这两部断代史2113,《汉书》是记载西汉历史,《5261后汉书》是记载东汉历史。风格上,《汉4102书》作者班1653固是儒者,文风较敦厚纯粹,温文尔雅。《后汉书》作者范晔是士人,生活于南朝的他,既有魏晋名士的风度又秉持儒家思想,范晔在《党锢传》中表彰\"有澄清天下之志。抛开两书记载的内容而言,单论风格与见识而言,后世好像更赞许《后汉书》。不过《汉书》中的“志”,保留了许多汉代典章制度,这是难得的史料。《汉书》最有名的就是唐代的颜师古的注,清代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应该是清代朴学大师的关于两书的顶峰之作,杨树达的《汉书补注补正》应该说也是《汉书》的功臣,陈寅恪曾誉之“汉圣”。

汉书有名的注本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汉书注释版最好的版本是哪个?

汉书有名的注本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汉书》的古注有哪些? 汉书音义3卷(隋萧该撰清臧庸辑)拜经堂丛书本附叙录 木犀轩丛书本附补遗 二十四史订补第2册 隋萧该第29-58页 光绪24年刻本 汉书音义1卷(隋萧该撰清蔡寿昌辑)未见传本,蜕石文抄有序 汉书音义1卷(隋萧该撰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汉书注拾遗(失名)稽瑞楼书目著录抄本1册(汉书的清人注本较多.全录如下:有关《汉书》的重要考订之作,有如下数种:清王念孙《读汉书杂志》,清沈钦韩《汉书疏证》,清周寿昌《汉书注校补》,清钱大昭《汉书辨疑》,清朱一新《汉书管见》,清沈家本《汉书琐言》,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近人陈直《汉书新证》。王、周之作,长于音训文义。二沈、钱、朱诸氏精于考证。杨树达之训诂校勘也颇有可取。惟陈直别开生面,系统利用居延和敦煌汉简、汉碑、秦汉铜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汉印玺、封泥和瓦当等文字,以作新证,多所发明。其中对《百官公卿表》的发伏疏证,尤为精当。此外,金少英《汉书食货志集释》是研究汉代经济的重要参考书。岑仲勉的《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则是研讨西域地名沿革的必读书。清末王先谦集六十七家考订之作的精华,撰《汉书补注》。其个人发明虽不多,但综合抉择能力极强,成就斐然,至今无可替代,是阅读。

汉书有名的注本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汉书历代都有哪些版本? 《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以至于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音义的注解方可读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关于《汉书》的注本,唐朝以前诸家所注都已失传《汉书》者主要有唐朝的颜师古《汉书注》、清朝王先谦《汉书补注》。传世另有考订版本:《读汉书杂志》(清朝·王念孙),《汉书注校补》(清朝·周寿昌),长于音训和文义。《汉书疏证》(清朝·沈钦韩),《汉书辨疑》(清朝·钱大昭),《汉书管见》(清朝·朱一新),《汉书琐言》(清朝·沈家本),精于考证,训诂和校勘也颇有可取。《汉书窥管》(民国·杨树达),长于训诂校勘。《汉书新证》(现代·陈直),系统利用居延和敦煌出土的汉简、汉碑、秦汉铜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汉印玺、封泥和瓦当等文字,以作新证,多所发明。其中对《百官公卿表》的发伏疏证,尤为精当。

目前通行的《汉书》注本有哪两种呢?帮帮忙吧。 补注有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周寿昌《汉书注校补》和清代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1955年科学出版社版。

哪本书有关于史记和汉书历代有哪些的版本的介绍

《汉书》和《后汉书》的资料 1、《汉2113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5261要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4102地皇1653四年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汉书》是继《史记》之后问世的又一部史学巨著。与《史记》齐名,并称“《史》《汉》”,又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在古代典籍中,《汉书》具有与经书同等的地位。2、《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扩展资料《汉书》之成,历经数人,其中最主要的作者是班固(32-92)。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出身于世代显贵之家,父班彪。班彪专心史学,认为《史记》记事止于太初年间,而之前众人所作续篇“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遂采集前代遗事轶闻,作《后传》数十篇,为《汉书》的。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1、《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 新朝 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六朝至唐,《史记》、《汉书》分别主要有哪些注本? 《史记》一书在司马迁死后略有缺佚,由西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撰了《武帝本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几篇,并补充了武帝后期的若干材料。通行的注本有南朝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另有日本人泷川龟太郎的《史记会注考证》。(详录如下:据司马迁说,《史记》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卫宏给《汉书旧仪》这本书作注,说道:“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汉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其中《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和《日者列传》四篇由汉博士褚少孙补缺。《汉书·艺文志》载冯商续补《太史公》七篇,韦昭注云冯商“受诏续《太史公书》十余篇”,。

为什么有些古代文人对《汉书》情有独钟呢? 二十四史之一的《汉书》固然重要,但决不是情有独钟。二十四史各有特色,《汉书》只是中国史籍花园中的一朵漂亮的花而已

#西汉#东汉#三王世家#汉朝#二十四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