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为什么在开灯的瞬间烧坏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lxh5503765341、灯泡为什么是2113在开灯的一瞬间容易被烧坏?答:因5261为在常温4102下灯丝电阻R灯最小1653,根据P=U2/R灯,可知,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灯的实际功率最大,所以在开灯的一瞬间容易被烧坏。2、烧断灯丝的灯泡,把灯丝重新搭上后,灯比原来亮还是暗?这什么?答:灯比原来更亮。因为将烧断的灯丝重新搭上后,灯丝长度变短,电阻变小,根据P=U2/R,在电压不变时,灯的功率变大,所以比原来更亮。3、两个额定电压一样,额定功率相差较大的灯泡,但铭牌不清,如何分辨哪只灯的额定功率大?方法一:比较灯丝的粗细。观察灯泡的灯丝,灯丝粗的,电阻小,根据P=U2/R,额定电压相同时,电阻小的,额定功率大。方法二:比较灯的亮度。将两灯并联在220V的电路中,两灯都发光,亮的灯额定功率大。方法三:比较灯的亮度。将两灯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两灯都发光,暗的灯额定功率大。(解: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暗的灯电阻小,根据P=U2/R,额定电压相同时,电阻小的额定功率大)4、路灯为什么常把两只灯泡串联接在电路中使用?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说明理由这样做可以省电。当把两灯泡串联时,每只灯泡两端电压110V,实际功率为。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R=ρL/S(R电阻、S截面积、2113L长度、ρ电阻5261率)知识拓展: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4102电阻特性的物理量。1653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 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s为面积。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ρ=Rs/l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如一个220 V-1OO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65×10-8(2)铜 1.75×10-8(3)铝 2.83×10-8(4)钨 5.48×10-8(5)铁 9.78×10-8(6)铂 2.22×10-7(7)锰铜 4.4×10-7。
电热丝 温度变化电阻变化
白炽灯的15W的功率怎么计算得来的? 白炽灯的功率是在额定电压正常发光的情况下,所测量出来的。如果灯丝在常温下电阻会小很多,是非常不准确的。
为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1)电压表V(0-3V 内阻2kΩ),将电压表量程扩大为6V,故应串联一个电阻箱;由于灯泡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3)如图所示,常温时图象的斜率约为:10.2=5Ω;在伏安特性曲线中做出对应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则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电流为0.4A,则电阻R=40.4=10Ω;则增大的电阻为R=10-5=5Ω;灯丝温度约为:t=5810000×5=1.25×103℃≈1.3×103℃;(5)若电压表V的实际阻值小于2kΩ,所以导致测量的灯泡的电压值偏小,即相同电流情况下,灯泡实际电压比测量值偏大,则小灯泡实际的伏安特性曲线应在所画图线的下方.故答案为:(1)电路如图;(2)5,1.3×103℃,(3)下方.
额定电压为U0的电灯,其均匀灯丝常温下的电阻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若将灯丝均匀拉 A、灯丝拉长为原来的10倍时,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110,则由R=ρLS可得,电阻变化原来的100倍;故A错误;B、灯丝对折,同长度减半,截面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可知,电阻变化原来14;故B正确;C、灯丝上加上电压的变化时,灯丝的温度不同,则电阻将变化;故C错误;D、根据超导原理可知,将灯丝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时其电阻会突变为0;故D正确;故选: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