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首次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是由哪位学者完成的?

2020-10-05知识7

三星堆遗址的待解谜团 第一,三星堆遗址居民属于远古时期的哪个民族?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如今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氐羌说,即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三星堆的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在《古文苑》一书中,章樵注引《先蜀记》曰:“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中。由此可见,蜀人的发祥地在岷江上游岷山山区,属于氐羌族。史籍记载“蚕丛纵目”,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几件双眼球呈柱状外凸的青铜纵目人像,以实物证实了史载不谬。而《华阳国志·蜀志》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纵目之人”死后多以石棺葬,后人沿习成风,形成了延续千年的石棺葬群。第二,璀璨的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对于此疑问,学者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有的认为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有的认为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有的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第三,三星堆古蜀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信奉何种宗教?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抑或三者兼而有之?有学者。

首次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是由哪位学者完成的?

三星堆文化是否是外来文化?三星堆的后人到了何处? 随着“三星堆文化”这一充满神秘和诱惑的词语的出现,大家脑海里便再一次涌现出千古未解之谜:三星堆文化是否是外来文化?三星堆的后人去了哪里?遗憾的是,这里只能谈一下现今的主流推测,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尤其是考古专家和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仍然是争论不休。三星堆文化简介:三星堆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起步时期最早发现的大遗址之一。最初发现其遗址是在20世纪30年代,1986年又成功发掘了两个祭祀坑,三星堆以历史悠久、出土物精美、文化独特、神秘莫测而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文化起源的主流推测:三星堆祭祀坑内各种奇诡怪异的神像和形象从未见于著录,没有现成的巴蜀文献记载可资对照,至今学者还不得不主要借助于有关中原文化典籍的知识来认识和探索三星堆遗物及其风貌和内涵。所以有些外国人推测,三星堆文化是外来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来源目前。

首次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是由哪位学者完成的?

三星堆发掘出的七个神秘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问题了不得,我记得大概是0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过一期专题节目,叫《探索与发现—三星堆毁灭与复活》,首次展现了三星堆的神秘符号。就上边这七个符号,硬是难倒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人人摩拳擦掌,苦心钻研,硬是没整明白具体含义。后来出了个辽宁学者,叫李兴隆,这位老师在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后,自称研读出一些独特的观点,算是打开了一扇距离真相最近的大门。首先李兴隆老师认为,这七个神秘符号,是由三星堆人自创的一种“浓缩式复合型图标语言密码”。我实话实说,这名字确实又长又难懂,不仅是浓缩式,还是复合型的,让我想起了有机化肥。但李老先生又继续指出,这七个符号所概括的含义,甚至囊括了三星堆人的整个文明史,从起源到辉煌的全部过程,都被浓缩进这七个符号之中。第一个:X此图形如同两根交叉的木棒,又跟数学里的乘号相似,在古语言学里,代表了女性的生殖,所以这个符号就很好理解,正是说的出生,或代指“文明的诞生降临”。这也和远古时期所崇拜的母系社会相吻合,远古人认为,一切都是以母性为起点,没有母性,人类就不会进行繁殖和延续,所以第一个符号代指母性,确有一定道理。第二个:∧此符号指的正是男性,意象上表达出男性积极向上的力量。

首次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是由哪位学者完成的?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将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哪些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专访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新发现祭祀遗迹疑似有金器和象牙或修正三星堆与金沙关…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将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哪些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大学的时候在三星堆博物馆做了2年志愿者讲解,我最期待的不是能挖出多少文物,而是文字!这次的发掘地点…

三星堆的发现和发展 偶然发现三星堆是三座长约数十米至百米、高约5米至8米,连结成一线的土堆,分布在马牧河西岸东、南、西三面的台地上。关于三星堆其名,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玉皇大帝从天上撒落三把泥土,落在了广汉的湔江之畔后形成了三座大土堆,突兀地立于平原之上,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故名三星堆。在牧马河对岸,有一高出周围的弧形台地,富于奇想的人们于是将这片台地起名为月亮湾。三星堆与月亮湾隔河相望,亘古而来,形成了广汉八景之一—三星伴月。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与儿子燕青于1929年春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其中有圭、璧、琮、玉圈、石珠等,一共300多件。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经四川省教育厅颁发执照,广汉县政府批准,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富,共出土文物600多件,有陶器、石器、玉珠、玉杵、玉璧、玉圭等,这些文物后交由华西大学博物馆收藏。。

历史上有关于三星堆的记载 三星堆遗2113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5261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4102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1653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遗址概况夏朝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尚且不是信史,距今有约4000年的历史;信史中第一个王朝商朝的历史距今也只有3600年。这,对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形象无疑是不大相称的。而三星堆,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三星堆文物说明图片(20张)的小地方,将我们的历史向前推到了4800年前,而它自己只不过是默默地躺在富饶的四川盆地,默默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灵魂的滥觞…因此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不是因为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也不是因为夏、商、周,而是因为我们有三星堆及良渚。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成都平原。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将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哪些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2020年9月6日上午,“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2020)启动仪式”在广汉三星堆遗址祭…

首次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是由哪位学者完成的?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2113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5261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4102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1653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维汉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维汉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

古蜀文明是被秦给灭了吗,你怎么看? 谢邀。古蜀文明一说显然是秦及以前的文明。凡人未灭迹,文明就存在。秦灭古蜀文明是否属实,未见考证。蜀人未绝倒无需论证。填四川可考而规模大是清代,离秦汉已远。个人认为秦灭古蜀文明不成立。至少目前支持秦灭说缺乏根据。

#考古#文物#三星堆文化#广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