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钢淬火强化 钢铁材料的淬火回火处理和有色金属的固溶时效处理两者的强化机理有什么区别

2020-10-05知识14

钢为什么淬火之后硬度会升高? 对金属而言,强化机制(提高强度,也相当于提高硬度)类型主要有四种 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沉淀强化;钢主要有 渗碳体、马氏体、贝氏体(分为上贝氏体、下贝氏体。

钢淬火强化 钢铁材料的淬火回火处理和有色金属的固溶时效处理两者的强化机理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工程上一般不对q235钢进行淬火强化 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极限,后面的235,就是指这种材质的屈服值,在235MPa左右。Q235平均含碳0.2%左右,属于低碳钢,而淬火是通过改变钢材组织内部的碳的形状而起作用,由于低碳钢含碳较少,所以对其进行淬火效果甚微。不过低碳钢的可焊性及塑性较好。

钢淬火强化 钢铁材料的淬火回火处理和有色金属的固溶时效处理两者的强化机理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对普通低合金钢件进行淬火强化效果不显著? 淬火强化:先高温全部奥氏体化,再快速冷却,得到多过饱和固溶体,合金元素碳化物析出强化。普通低合金钢…

钢淬火强化 钢铁材料的淬火回火处理和有色金属的固溶时效处理两者的强化机理有什么区别

不锈钢可以淬火加强硬度吗? 不锈钢是可以淬火2113的,但根据含碳量高低决5261定能否淬火4102,马氏体不锈钢可以。比如马氏体型不锈1653钢11Cr17(9Crl8),含碳量为0.9-1%。奥氏体及铁素体不锈钢碳含量低,物理性能是没有磁性。这种用磁铁吸不住的不锈钢含碳低淬火效果差,即使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前的也是较软的,也就HRC20~30左右。处理后能够达到HRC55左右。以下可以直接进行高频淬火提高硬度。拓展资料:不锈钢管淬火温度对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双相钢安排首要由铁素体和马氏体构成,又称马氏体双相钢。具有无屈从延伸、屈从强度低、抗拉强度高强度塑性匹配好等特色,有望变成石油行业胀大管制作的优选资料。双相钢的优良特性首要取决于马氏体形状和数量,而淬火温度对双相钢中马氏体的数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规划了合适的胀大管用双相钢的化学成分,研讨了淬火温度对双相钢安排和力学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增加,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步增加,然后致使屈从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加。从不锈钢花费的行业构成来看,汽车工业是当时开展*快的不锈钢使用范畴。我国家电行业是不锈钢使用潜在的大市场。此外,不锈钢在水工业、修建与构造业、环保工业、工业设备中的需求也将逐年上升。具体来看:。

为什么一般钢采用淬火+回火工艺处理强化?? 淬火+高温回火 就是常说的调质处理。多用于轴类的处理。为了得到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淬火提高强度,硬度。回火是消除淬火应力。具体的,你可以看看《热处理手册》。0悬赏啊!不厚道!

为啥淬火能是钢材的硬度和强度增加 第一位说的太复杂了,淬火能让钢变硬的原理是,钢材在不同的温度它内部的晶格也不同,在烧红时大概在500—600之间的温度里,铁晶格会变成空心的晶格,这时碳原子就会钻到空心里去和铁原子行成共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晶格也会变,在200-300的温度时晶格就会变成实心的,那时碳原子就会被挤出来,。我们知道钢才的硬度是跟碳有关系的,碳含量高硬度就大,所以粹火是在铁在500-600度时铁原子和碳原子行成共晶时放进水里温度极速下降,这样碳原子来不及出来就被冷却了{就是形成了稳定的碳铁共晶体}碳铁共晶碳含量很高所以硬度就大了,。哈哈,分不给我给谁呀,

钢为什么淬火之后硬度会升高? 答: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zhidao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内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淬火能使钢强化的根本原因是相变,即奥氏体组织通过相变而成为马氏体组织(或贝氏体组织)。这个道理在生活中也常见,打个简单的比方:如钢化玻璃也是采用相类似的办法:高温的玻璃用冷风快速的冷却,使玻璃的强度增加。你在煮面条的时候,煮到差不多的时候,捞起来用冷水一容冲,这样的面条一是筋道,二是不容易再糊掉,呵呵,后面的例子有点牵强哟。

什么叫易切削钢,可以淬火强化吗?易切削钢可以淬火强化吗?[]这类钢是主要供自动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制作机械零部件用的钢。其特点是碳、锰、硅成分均属一般碳素钢含量,但硫、。

#马氏体#不锈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