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历史上的卡文迪许实验过程 汤森德第一电离系数

2020-10-05知识6

电子是如何发现的? 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2113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5261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4102研究阴极射线时发1653现的。1897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重做了赫兹的实验。使用真空度更高的真空管和更强的电场,他观察出负极射线的偏转,并计算出负级射线粒子(电子)的质量-电荷比例,因此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汤姆逊采用1891年乔治·斯托尼所起的名字—电子来称呼这种粒子。至此,电子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和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被汤姆逊发现了。扩展资料1、电子的应用电子的应用领域很多,像电子束焊接、阴极射线管、电子显微镜、放射线治疗、激光和粒子加速器等等。在实验室里,精密的尖端仪器,像四极离子,可以长时间约束电子,以供观察和测量。大型托卡马克设施,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借着约束电子和离子等离子体,来实现受控核聚变。在一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风洞试验中,电子束射向航天飞机的迷你模型,模拟返回大气层时,航天飞机四周的游离气体。2、电子的发现过程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都研究阴极射线。原因是对它的本质还没搞清。这么多的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为什么他们不能发现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颗粒呢。

历史上的卡文迪许实验过程 汤森德第一电离系数

高电压流注理论与汤逊理论区别 1、解释内容不同汤逊理论,解释气体放电机制的最早理论。流注理论关于气体电击穿机理的一种理论。汤森理论奠定了气体放电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气体放电研究的发展,有些现象只由汤逊理论难以解释,例如放电发展的速度比碰撞电离快,放电通道是不均匀的而呈折线形状,因此需要寻求其他理论。流注理论就是在总结这些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2、提出人不同汤逊理论由英国物理学家汤森于1903年提出。流注理论由瑞特与米克于1937年提出。3、原理不同流注理论,瑞特和米克认为,当电子崩头部的电场比外加电压在间隙中形成的均匀电场更强时,电子崩附近电场严重畸变,电离剧烈,放电可以自行发展成流注,从而导致间隙击穿。根据这一基本思想,他们进行了理论推演。虽然他们计算电子崩头部电场的方法不尽相同,推导出不同的计算击穿电压的方程,但是计算得到的击穿电压很相近,与试验比较相符。汤逊理论,对于不同间隙介质都有不同的临界击穿电场强度Ec(大气中约30kV·cm)。间隙中的电场E低于Ec时,间隙不会击穿。在汤森判别式中,电离系数α随外加电场强度E的增强而增大,因此电子的电离效应也加强。α值必须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的电离次数及离子数,满足自持放电条件。

历史上的卡文迪许实验过程 汤森德第一电离系数

叙述汤逊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流注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他们的适用范围?

历史上的卡文迪许实验过程 汤森德第一电离系数

历史上的卡文迪许实验过程 卡文迪许实验室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实际上就是它的物理系。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历史悠久,与牛律大学同为英国的最高学府。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建于187l~。

#等离子#低温等离子体#科普#科学#电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