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胡服骑射主要目的 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2020-10-05知识5

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特别是赵武灵王能够在一片“攘夷”的声浪中,力排众议,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实行向夷狄学习的国策,表现了作为古代社会改革家的魄力和胆识。通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对赵国军队的影响。在实行“胡服骑射”改革以前,赵国的军队都是以步兵和车兵为主,官兵的作战服饰都是根据步战和车战的要求而做,用在骑兵上,非常不合适,这就导致了在和胡人骑兵的战斗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胡人的服装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灵活方便。在和胡人的作战中,赵国军队屡屡失利。失败了总得找原因吧?找来找去赵武灵王就意识到,服装问题成了赵国作战的短板。军队穿的衣服根本就不适合马上作战而且靠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在和胡人的作战中屡屡失败,因为笨重的战车只宜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只有学习诸胡的长处,以骑兵对抗骑兵,才能增强赵国军事力量,彻底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同时,只有改中原地区宽袖长袍的服装为。

胡服骑射主要目的 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胡服骑射”的目的是什么,根据地在哪里? 扩充国力,对付强秦,占据、建设、巩固新开发地区是胡服骑射的重要军事政治目的。公元前306年,即“胡服令”下达的第二年,赵武灵王利用林胡王所献数万马匹,在原阳(云中 。

胡服骑射主要目的 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 战国时赵国国君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其服上褶下絝,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是骑射。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中心思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出自北宋司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1353963马光《资治通鉴》,主要介绍了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赵武灵王与重臣公子成之间的争论展开,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言论表现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扩展资料:文章的意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现代社会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学习。作者: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

胡服骑射主要目的 怎样评价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胡服骑射”的目的是什么?根据地在哪里? 扩充国力,对付强秦,占据、建设、巩固新开发地区是胡服

“胡服骑射”是谁提出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扮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固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为了更加便捷抗击匈奴,发挥最大战斗力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赵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 一、2113意义:赵武灵王倡导的习骑射对于此后中国的战5261争与交通也有很4102大的影响。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1653与交通皆用马车,马只是驾车的,不作为骑乘。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曲礼上》疏云:“古人不骑马,故经但记正典无言骑者。今言骑着,当是周末时礼。赵武灵王推行的习骑射,推动了整个中原骑射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由车战的时代进入骑战时代,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随着骑射的发展,马便逐渐用于骑乘,大大加强了各地区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各地间,尤其是中原汉族与边地各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此我们可以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导致了中原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族的文化融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原因: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北方的匈奴骑兵,从双方的作战经验中,对比之下发现匈奴人制胜的原因是大批量的使用骑兵,无论是冲击力还是攻击性都极强,而匈奴人衣着简便,非常适合骑兵作战,中原人的衣服异常繁琐、臃肿,根本就不适合骑兵作战。所以为了对付北方的匈奴骑兵,赵国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骑兵,而服装的改革却是重中之重,中原人的服装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这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主要原因,当然。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 )A.移风易俗,破除陋习 B.党同伐异,巩 参考答案:C

#辽朝#战国时期#赵国#商朝#中国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