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六经辨证的太阳病证治 太阳蓄水证辨证要点为

2020-07-20知识6

为什么有些“懂中医”的中医黑,会把“太阳病”误会成“晒太阳得的病”? 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因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症。说太阳病是晒太阳而致病的中医黑只能说连一点中医基础理论常识都不懂,只会望文思义,乱下结论。六经辨证的太阳病证治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六经辩证中是手足经都包括吗? 其实都会病.在六经辨证中,只区别经脉受病,无手足之分.比如太阳经病,邪犯太阳,就是指病邪侵犯太阳经,病者即可出现发热恶寒,头项疼痛,脉浮.见此脉证,即为太阳经病,不必区分是。A.疾病B.证候C.症状D.体征E.综合征 诊断疾病和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是 正确答案:C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的异同 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的2113异同5261六经辨证,始见于《4102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1653·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六经传变的过程是怎样的,求大神解答,已经完全搞不懂了? 伤寒里面讲述三阳三阴是这样的,从太阳到阳明到少阳,再太阴到少阴到厥阴,但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但是…《伤寒论》第124条何解? 伤寒论第124条原文为:“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太阳病为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主要论述的是足太阳膀胱所主的肤表病变,是太阳所主肤表与经络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伤寒论》中,太阳病变证最多,也最能体现辨证论治精髓的内容,包括太阳病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等四大病证。《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1、病因病机外邪侵袭太阳肤表,直中太阳经络,正邪交争,营卫失调,经输不利,从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反映太阳肤表、经络、气化方面病变的脉症。因病变主在太阳,故称“太阳病”;又因脉症见于肤表,故亦称“太阳表证”。2、证候分类由于感邪性质的不同、体质强弱的差异,所以太阳发病分为三种类型。(1)太阳中风证,以发热汗出、脉象缓弱为特点。(2)太阳。饮停于肺证的辨证要点是A.B.C.D.E. 正确答案:EA.水肿,腰以下为甚,伴见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等虚寒之象B.腰膝酸痛,眩晕耳鸣,伴见虚热之象C.小儿生 正确答案:E

#膀胱#六经#恶寒#中医#太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