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基因修饰模型 基因打靶

2020-10-05知识2

实验室用小鼠,「mouse」和「rat」一般情况下有什么区别? 肿瘤细胞实验中接触到了小黑鼠 小白鼠和大白鼠,看到英文称呼有rat和mouse。其中C57BL/6 Balb/c分别是指…

基因修饰模型 基因打靶

基因修饰动物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核心模型,为什么

基因修饰模型 基因打靶

基因修饰动物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 A.作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B.在药理学和药物筛选研究中的应用 ABD

基因修饰模型 基因打靶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有哪几种传统的基本数据模型有以下三种:1、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一种树结构模型,它把数据按自然的层次关系组织起来,以反映数据之间的隶属关系。层次模型是数据库技术中发展最早、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特点是地理数据组织成有向有序的树结构,也叫树形结构。结构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位于不同结点数据间的从属关系(一对多的关系)。2、网状数据模型网状模型将数据组织成有向图结构,图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不同结点数据间的联系。这种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是,结点数据之间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一个结点可与其它多个结点建立联系,即结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能发生联系,可表示多对多的关系。3、关系数据模型由于关系数据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发展很快,80年代以后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是关系型的。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有:关系模型的逻辑数据结构,表的操作符,表的完整性规则和视图、范式概念。关系模型可以简单、灵活地表示各种实体及其关系,其数据描述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独立性。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的操作是通过关系代数实现的,具有。

基因工程研究中需要哪几类酶,这些酶各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基因修饰动物是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模型 现代医2113学研究模式集 临床—靶5261分子—动物模型 于一体,其中针对靶分子的动物4102模型主要是基因修饰动1653物模型,包括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knock-out)及基因敲入(knock-in)三种,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主要以SHP2 D61G突变基因knock-in等模型为工具,研究SHP2在小鼠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干预设想。SHP2(人类PTPN11基因)(Src homology 2 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HP2)是一种含2个SH2结构域、第一个被定义为癌基因的酪氨酸磷酸酶。经细胞因子等刺激活化后,发挥磷酸酶活性和接头蛋白的功能,参与Ras-Raf-MAP kinase、Jak-STAT、PI3 kinase、RhoA及NFκB信号途径。

基因的印记机制有哪几种模型 关于基因的印记机制有多种说法,其中较具代表的有三种:有甲基化模型、表达竞争模型和绝缘子模型三种.1.1 甲基化模型在两性配子发生过程中,精细胞DNA 甲基化程度一般高于卵细胞DNA 甲基化程度,而且两者发生甲基化的时间也不同.DNA分子甲基化属于一种DNA 修饰,它没有改变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只通过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和恢复转录活性,因而称之为表观遗传修饰(epigenetic modification),也称之为基因型外修饰或后成基因型修饰.1.2 表达竞争模型该模型中有两个角色:即印记者(imprintor)基因和被盖印(imprinted)靶基因.二者位于同一染色体上,通常相距较近.其中印记者基因虽然转录,但其产物不具有直接的生理功能.印记者基因活动,就会抑制与之相关的靶基因的表达;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如甲基化),印记者基因被抑制,则相对应的靶基因就开始活动.例如 Igf2(insulin – like growth factor II)和 H19(H-antigen 19)相距很近,Igf2 为父源性表达,H19 为母源性表达.它们的甲基化情况是:在父源染色体上,Igf2 存在基因内甲基化位点,H19 的启动子及其上游序列被甲基化;在母源染色体中,这些位点均未甲基化,以“表达-竞争”模型来解释,则它们之间很可能共用一个调节。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基因打靶 英文名称:gene targeting 定义1:通过DNA分子同源重组,特异性改变基因组中靶基因序列,以研究目标基因的体内功能或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基因操作技术。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概论(二级学科);免疫学相关名词(三级学科)定义2:通过同源重组,用经体外改造过的基因去置换生物细胞基因组中相对应的内源性基因的技术。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在基因组水平上定位改变某个基因结构的实验技术。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发育遗传学(二级学科)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它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胚胎干(ES)细胞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成就的基础之上,并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因打靶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制以及经济动物遗传物质的改良等方面。首先获得ES细胞系,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带有研究者预先设计突变的中靶ES细胞。基因打靶通过显微注射或者胚胎融合的方法将经过遗传修饰的ES细胞引入受体。

#科普#基因组印记#dna#基因工程#生物技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