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私人加油站的油,比中石化,中石油,都耐烧 中化石油便宜不耐烧

2020-10-04知识5

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油究竟哪个更耐烧一点呢? 感谢邀请,平时经常开车的人对于汽油价格的波动总是很敏感的,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过油品的好坏呢?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能源油品市场上,最大的两家国有企业分别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在中国偏北地区普遍使用中石化的汽油,在中国偏南地区则使用的是中石油的汽油。那么它们各自的油品是否有区别呢?哪个更加耐烧呢?然而在社会上口口相传的所谓耐烧,其实只是基于密度来考虑的,因为加油站是以体积来进行销售的,在相同的体积下,密度更大的汽油自然质量更大。然而中石油与中石化的工艺都是相同的,只是添加剂有所不同而已,中石化选择的添加剂在全世界都算比较好的一种,因此仅从密度上来说,中油的汽油密度基本在0.72-0.73左右,而中石化油品在0.75到0.77左右,因此严格来说,在前几年中石化的汽油确实比中石油更耐烧。但是自从2017年1月1日起,国内已经停止使用90、93、97号汽油,使用的都是符合国标的92、95号汽油,因此这两家企业的汽油密度都变得更小,所以也就不存在更耐烧这一说法了。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求哪种汽油更耐烧,我们完全可以备上一些燃油添加剂,这样能够清楚发动机积碳,改善汽车动力,在无形中也节省了许多燃油,因此这是一个还不错的法子。那么这里。

为什么私人加油站的油,比中石化,中石油,都耐烧 中化石油便宜不耐烧

壳牌汽油质量好还是中石油中石化的更好,那个更耐烧啊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汽油生产三巨头,向来有着“三桶油”名头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油产量规模排序)。长期以来,“三桶油”代表着国家石油的国标示范标准。至于网传的所谓“中石化原油靠进口,因此油品高于中石油”的说法,也是彻头彻尾的以讹传讹。因为我国主要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事实上也是低品级高含硫原油,并非是什么高大上的上品原油。特别是从燃油环保等级进入国5阶段以后,事实上“三桶油”的汽油成品已经非常接近。至于壳牌石油在中国,是合资企业的形式,壳牌与延长石油合作出资。所以与国外的壳牌油品也是没有可比性的。中国的壳牌加油站的油品与“三桶油”其实差不多。唯一的原则是:哪一家加油站距离单位或者家比较近,或者哪一家加油站优惠力度大,价格便宜就去哪一家。

为什么私人加油站的油,比中石化,中石油,都耐烧 中化石油便宜不耐烧

关于滴滴司机9折加油不耐烧 有没有膨胀剂我不知道,我感觉发动机不一样,同样的油,用起来感觉也不一样,我的车,17款捷达加中海的油,总是感觉不耐烧,我同事福特嘉年华,加中海油,感觉不变化明显。去油联加油,我的车感觉不明显,他的车反映不耐烧。

为什么私人加油站的油,比中石化,中石油,都耐烧 中化石油便宜不耐烧

最近加的中化石油,便宜得很,油品也很好!谁那么缺德,说中化石油不好?大连这中化石油加油站太少了,! 什么狗屁加油站,加的油比油箱体积都大了

最近加的中化石油,便宜得很,油品也很好!谁那么缺德,说中化石油不好?大连这中化石油加油站太少了,! 中化石油 没劲,油门最大都没力气,不耐烧,但是最便宜。加油站劣质油品对汽车伤害很大,如造成节气门脏!喷油嘴老化!油泵损坏!车辆动力不足等!大家知道的,过去化工。

中国航油油品质量怎么样,耐烧吗?为什么要比中石化中石油便宜呢? 20 。电脑版 ?2020Baidu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追问追答 该链接由问题回答方推荐,不代表知道立场,请注意可能的风险。

为什么私人加油站的油,比中石化,中石油,都耐烧 我昨天加的私人的,比中石油和中石化,多跑100公里,以后就去他家加油,而且便宜4毛,200元给礼品

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油究竟哪个更耐烧一点呢? 相对来说,汽油所谓的耐烧主要是汽油纯净度。很多人认为:从汽油密度方面考虑,汽油是以体积销售而不是重量,虽然是按吨购入,但是是按升卖出,同样体积的汽油,密度大的显然重一些,但实际上这些差异微乎其微。汽油是混合物,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各种碳碳混合物,密度大说明油品中高分子碳含量较多。我国的两桶油,中石化基本以炼制进口油为主,主要是中东的石油。而中石油则以炼制国产油为主,由于中石油有自己的油田,虽然同样工艺同样设备,由于原油品质差别,其添加剂加入量、成分还是有所区别的,从汽油密度来说,中石油汽油密度基本在0.72-0.73左右,中石化的油品基本在0.75-0.77左右,也就是说中石油每吨汽油可以比中石化多加一部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其按L计量,因此同体积的汽油由于密度小,耐烧程度略差!到了国五时代,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添加剂品质、种类也基本上差不多,汽油密度差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但是,由于乙醇汽油的加入,使得无论是石油还是石化,都不怎么耐烧!

#汽油#加油站#能源#石油#壳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