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顺磁性,超顺磁性和铁磁性有什么不同? 顺磁性与超顺磁性关系

2020-10-04知识5

什么是顺磁性,什么是反磁性? 凡有未成对bai电子的分du子,在外加磁场中必须磁场方向排zhi列,分子的这种dao性质内叫顺磁性,具有容这种性质的物质称顺磁性物质,反之,为反磁性。看分子的最外层电子,如果总数是奇数,就一定顺磁性,如果是偶数,要具体看MO,如果有单电子就顺磁性。每一种材料都有一定的磁现象.有的在磁场内会抵消一小部分磁场强度,呈现「反磁性」,如铜;有的在磁场内有微小的正感应,呈现「顺磁性」,如空气。扩展资料:一般而言,除了金属物质以外,顺磁性与温度相关。由于热骚动(thermal agitation)造成的碰撞会影响磁矩整齐排列,温度越高,顺磁性越微弱;温度越低,顺磁性越强烈。简而言之:电子自旋产生磁场,分子中有不成对电子时,各单电子平行自旋,磁场加强。这时物质呈顺磁性。高磁场下顺磁性N dF3的磁饱和特性。顺磁性N dF3的磁化强度温度特性曲线。不同顺磁性(100%纯度)矿粒运动轨迹模拟。参考资料:-顺磁性

顺磁性,超顺磁性和铁磁性有什么不同? 顺磁性与超顺磁性关系

顺磁性和铁磁性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不同1、顺磁性:是指2113材料对磁场响5261应很弱的磁性。2、铁磁性:4102是指物质中相邻原子或离子的磁矩1653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而在某些区域中大致按同一方向排列,当所施加的磁场强度增大时,这些区域的合磁矩定向排列程度会随之增加到某一极限值的现象。二、原理不同1、顺磁性:,组成顺磁性物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具有未被电子填满的内壳层,这类材料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中存在固有磁矩,因其相互作用远小于热运动能,磁矩的取向无规,使材料不能形成自发磁化。2、铁磁性:在铁磁性物质内部,如同顺磁性物质,有很多未配对电子。由于交换作用,这些电子的自旋趋于与相邻未配对电子的自旋呈相同方向。三、应用不同1、顺磁性:医学上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到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显示生物体内顺磁物质(如血红蛋白和自由基等)的分布和变化,此外某些测氧仪利用了顺磁性的原理。2、铁磁性:仅有四种金属元素在室温以上是铁磁性的,即铁,钴,镍和钆。极低低温下有五种元素是铁磁性的,即铽、镝、钬、铒和铥。以及面心立方的镨、面心立方的钕。参考资料来源:-顺磁性参考资料来源:-铁磁性

顺磁性,超顺磁性和铁磁性有什么不同? 顺磁性与超顺磁性关系

什么叫顺磁性?什么又叫超顺磁性? 中文名称:顺磁性英文名称:paramagnetism定义:在磁场作用下,物质中相邻原子或离子的热无序磁矩在一定程度上与磁场强度方向一致的定向排列的现象。顺磁性(superparamagnetism):如果磁性材料是一单畴颗粒的集合体,对于每一个颗粒而言,由于磁性原子或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很强,磁矩之间将平行取向,而且磁矩取向在由磁晶各向异性所决定的易磁化方向上,但是颗粒与颗粒之间由于易磁化方向不同,磁矩的取向也就不同。现在,如果进一步减小颗粒的尺寸即体积,因为总的磁晶各向异性能正比于K1V,热扰动能正比于kT(K1是磁晶各向异性常数,V是颗粒体积,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样品的绝对温度),颗粒体积减小到某一数值时,热扰动能将与总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相当,这样,颗粒内的磁矩方向就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保持平行地在一个易磁化方向和另一个易磁化方向之间反复变化。从单畴颗粒集合体看,不同颗粒的磁矩取向每时每刻都在变换方向,这种磁性的特点和正常顺磁性的情况很相似,但是也不尽相同。因为在正常顺磁体中,每个原子或离子的磁矩只有几个玻尔磁子,但是对于直径5nm的特定球形颗粒集合体而言,每个颗粒可能包含了5000个以上的原子,颗粒的总磁矩有可能。

顺磁性,超顺磁性和铁磁性有什么不同? 顺磁性与超顺磁性关系

超顺磁性的特点 超顺磁性行为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如果以磁化强度M为纵坐标,以H/T为横坐标作图(H是所施加的磁场强度,T是绝对温度),则在单畴颗粒集合体出现超顺磁性的温度范围内,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测量其磁化曲线,这些磁化曲线必定是重合zd在一起的。二是不会出现磁滞,即集合体的剩磁和矫顽力都为零。当铁磁体或亚铁磁体的尺寸足够小的时候,由于热骚动影响,这些纳米粒子会随机地改变方向。假设没有外磁场,则通常它们不会表现出磁性。但是,假设施加外磁场,则会被磁化,就像顺磁性一样,而且磁化率回超大于顺磁体的磁化率。对于磁性集合体来说,有两个量很重要:一是出现超顺磁性的临界尺寸(直径)Dp。如果颗粒系统的温度保持恒定,则只有当颗粒尺寸D≤Dp才有可能呈现超顺磁性,该直径小于单畴颗粒的临界直径。二是截止温度TB,对于足够小的磁性颗粒,存在一特征温度TB,当温度T时,颗粒呈现强磁性(铁磁性或亚铁答磁性);T≥TB时,颗粒呈现超顺磁性。

#铁磁性物质#顺磁性#电子#磁场强度#铁磁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