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耳蜗由蜗轴和蜗螺旋管构成 关于耳蜗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前庭的前方 B.蜗螺旋管环绕蜗轴旋转2.5~2.

2020-10-04知识6

你好 内耳包括什么结构?听觉系统的主要三个部位:外耳,中耳,内耳。其中内耳最为复杂最为重要。内耳的结构十分复杂而且精密,尤其耳蜗内的螺旋器,是听觉的主要部分,它与听神经协同作用,共同将声音信号传入大脑的听觉中枢。内耳不象听骨链那样,可单独分离出来。它里面有一系列管道和腔隙。这些管道和腔隙内充满了两种液体:外淋巴液和内淋巴液。内,外淋巴液由一层膜分隔。内耳分为三个部分: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维持人体人的平衡,主管旋转运动,不具有听功能。但由于淋巴液在内耳是连续的,因此伴随着听力损失而出现的平衡问题如眩晕,呕吐等都与之有关。前庭很小,形状不规则,在卵圆窗内镫骨底板之后。前庭正如其名一样,是半规管,镫骨底板,耳蜗会聚的地方。它们都充满淋巴液,它们内部都含有前庭神经感觉末梢支,该神经是听神经的一个分支。耳蜗,顾名思义就像蜗牛一样盘绕着。镫骨底板在卵圆窗里活动,振动了前庭的外淋巴液。当镫骨底板向里推动淋巴液时,淋巴液最终的流向就是卵圆窗。我们都知道内耳的结构十分复杂而且精密,尤其耳蜗内的螺旋器。螺旋器由微血管丛组成。血管丛要分泌几淋巴液,是内淋巴液化学成分的主要来源,它是维持毛细胞功能的必要。

耳蜗由蜗轴和蜗螺旋管构成 关于耳蜗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前庭的前方 B.蜗螺旋管环绕蜗轴旋转2.5~2.

骨迷路分哪几个部分,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 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由致密骨质构成。可分三部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从前向后沿颞骨岩部的长轴排列,三者彼此相通。(一)前庭 前庭 vestibule是位居骨迷路中部的空。

耳蜗由蜗轴和蜗螺旋管构成 关于耳蜗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前庭的前方 B.蜗螺旋管环绕蜗轴旋转2.5~2.

耳由哪三部分组成? 耳又称前庭蜗器。包括2113听器和位5261觉器。耳可分为外耳、4102中耳、内耳三部分。1.外耳由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1653组成,具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1)耳廓:耳廓位于头部两侧,由皮肤和软骨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2)外耳道:外耳道为位于外耳门至鼓膜之间的弯曲通道,具有声波共鸣腔的作用。外耳道分为外1/3 的软骨部和内2/3 的骨性部。外耳道的皮肤内含有耵聍腺,分泌耵聍,有清除异物的功能。(3)鼓膜: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的鼓室之间,为近似卵圆形的半透明薄膜。分为前上方1/4 部的松弛部和后下方3/4 部的紧张部。可随声波振动并牵动中耳听骨链的活动。2.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小房等结构。(1)鼓室:鼓室为颞骨岩部内含有空气的小腔隙,介于鼓膜与内耳之间,室腔内面覆有黏膜,腔内有听小骨、肌、血管、神经等。①鼓室的6 个壁上壁:即鼓室盖,为分隔鼓室与颅中窝的薄层骨板。下壁:又称颈静脉壁,为一薄骨板邻颈内静脉。前壁:又称颈动脉壁,外上方有咽鼓管鼓室口。后壁:又称乳突壁,经鼓窦口连通乳突小房。外侧壁:即鼓膜。内侧壁:又称迷路壁,即内耳的外侧壁,此壁后上方有前庭窗,被蹬骨底封闭;后下方有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

耳蜗由蜗轴和蜗螺旋管构成 关于耳蜗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前庭的前方 B.蜗螺旋管环绕蜗轴旋转2.5~2.

书上写椭圆囊和球囊位于骨迷路的前庭部,又写膜迷路由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3部分组成。请问: 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由致密骨质构成。可分三部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从前向后沿颞骨岩部的长轴排列,三者彼此相通。(一)前庭 前庭 vestibule是位居骨迷路中部的空腔,内藏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前庭的后部有五个小孔通三个半规管,前部有一大孔,通连耳蜗。前庭的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内侧壁是内耳道的底,有神经穿行。(二)骨半规管 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为 三个C形的互成直角排列的小管,分别称为前、后和外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凸向外方,呈水平位,故又称水平半规管。前骨半规管凸向上方,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后骨半规管凸向后外,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平行。每个半规管都有两骨脚,一为单骨脚,一为壶 腹骨脚。壶腹骨脚上有膨大的骨壶腹,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因此三个半规管只有五个开口与前庭(三)耳蜗 耳蜗cochlea位于前庭的前方,形如蜗牛壳。蜗底朝向后内(即内耳道底);尖端朝向前外,称做蜗顶。耳蜗的中央是骨松质组成的蝴轴,呈水平位圆锥形。耳蜗实为蜗螺腕管(骨蜗管)环绕蜗轴约两圈半形成。蜗螺旋管起于前庭,以盲端终于蜗顶。其底圈相当于鼓室内侧壁的岬的后部。自蜗轴发出的骨螺旋板突入蜗螺旋管,。

骨迷路分什么? 骨迷2113路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由致密骨质构成。可分三5261部分:耳蜗、4102前庭和半规管,从前向后沿1653颞骨岩部的长轴排列,三者彼此相通。(一)前庭 前庭 vestibule是位居骨迷路中部的空腔,内藏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前庭的后部有五个小孔通三个半规管,前部有一大孔,通连耳蜗。前庭的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内侧壁是内耳道的底,有神经穿行。(二)骨半规管 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为 三个C形的互成直角排列的小管,分别称为前、后和外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凸向外方,呈水平位,故又称水平半规管。前骨半规管凸向上方,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后骨半规管凸向后外,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平行。每个半规管都有两骨脚,一为单骨脚,一为壶 腹骨脚。壶腹骨脚上有膨大的骨壶腹,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因此三个半规管只有五个开口与前庭(三)耳蜗 耳蜗cochlea位于前庭的前方,形如蜗牛壳。蜗底朝向后内(即内耳道底);尖端朝向前外,称做蜗顶。耳蜗的中央是骨松质组成的蝴轴,呈水平位圆锥形。耳蜗实为蜗螺腕管(骨蜗管)环绕蜗轴约两圈半形成。蜗螺旋管起于前庭,以盲端终于蜗顶。其底圈相当于鼓室内侧壁的岬的后部。自。

内耳包括什么结构?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简单来说,内耳是前庭蜗器的一部分,也是前庭蜗器的主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声波和平衡刺激,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问,前庭蜗器是什么?所以我们先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前庭蜗器这个名词在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如果换成“耳”这个字,那么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前庭蜗器就是耳。在很多人看来,耳不就是用来倾听的吗?不,这个答案不够完整。耳不仅仅是听觉器官,它也可以让我们的脸保持美观,而且耳还是一个位觉器。前庭蜗器可分为内耳、中耳和外耳,其中外耳和中耳的主要作用是传导声波,内耳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声波和平衡刺激。开头已经提到,内耳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两个部分,由名称可推知,骨迷路是由骨质构成,而膜迷路属于膜性结构,而且膜迷路与骨迷路的形状是相似的,因为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中的,骨迷路从前内向后外依次可以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膜迷路则可分为蜗管、球囊、椭圆囊和膜半规管。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骨迷路的三个部分是相同的,所以其中含有的外淋巴也是相通的。像上面这幅图表现的一样,耳蜗的的形状像我们平常看到的蜗牛壳,它的名字也。

#前庭器官#半规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