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橙腹叶鹎的别名 白鹳怎么样在野外捕捉食物

2020-10-04知识10

白鹳怎么样在野外捕捉食物 东方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ixobrychus minutus。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具光泽。嘴长而粗壮,黑色。腿、脚红色。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是一种大型的涉禽,体态优美。它的体长为110—128厘米,体重3.9—4.5千克。长而粗壮的嘴十分坚硬,呈黑色,仅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的基部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并且略微向上翘。眼睛周围、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肤都是朱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均为黑色,并具有绿色或紫色的光泽。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 除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的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炫耀的时候能竖直起来。

橙腹叶鹎的别名 白鹳怎么样在野外捕捉食物

找些名称

灰椋鸟的资料 灰椋鸟(学名:Sturnus cineraceus):是雀形目椋鸟科的物种,体型较北椋鸟稍大,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微杂有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脚橙黄色。栖息于平原或山区的稀树地带,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取食昆虫,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国为黑龙江以南至辽宁、河北、内蒙古以及黄河流域一带的夏候鸟,迁徙及越冬时普遍见于东部至华南广大地区。灰椋鸟雄鸟自额、头顶、头侧、后颈和颈侧黑色微具光泽,额和头顶前部杂有白色,眼先和眼周灰白色杂有黑色,颊和耳羽白色亦杂有黑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具狭窄的灰白色羽缘,次级和三级飞羽外翈白色羽缘变宽。尾上覆羽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内翈先端白色。颏白色,喉、前颈和上胸灰黑色具不甚明显的灰白色矛状条纹。下胸、两胁和腹淡灰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腋羽灰黑色杂有白色羽端。扩展资料:灰椋鸟习性:灰椋鸟在中国东北、华北等北部地区主要为夏候鸟,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每年 3月末、4月初开始迁至北方繁殖地,。

西双版纳都有什么鸟啊?

西双版纳有什么特有鸟类? 绿孔雀孔雀是驰名中外的观赏动物,西双版纳是\"孔雀的故乡。云南产的是绿孔雀,雄孔雀体长约2.2米(包括尾羽长约1.5米),羽色绚丽,多带光泽。雌孔雀无尾屏,羽色稍逊。绿孔雀(Green peafowl).别名:,贾瓦孔雀.分类地位:,鸟纲、鸡形目、雉科.学名:,Pavo muticus.分布范围:,云南、西藏东南部.数量:,700—1000只.形态特征:,体长100—200厘米[白腹锦鸡]别名铜鸡,属于雉科,学名为 Chrysolophus amherstiae。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转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动于多岩的荒芜山地、灌丛及矮竹间。以农作物、草籽、竹笋等为食,兼食昆虫。4月下旬开始繁殖,筑巢于人畜罕至的山坡地面的倒木枯枝下或巨岩缝隙里,以枯叶或残羽为材,非常隐蔽。每窝产卵5~9枚,浅黄褐色或乳白色,光滑无斑。孵卵期为21天。产于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文名]黑翅鸢[学名]Elanus caeruleus[英文名]Black-。

西双版纳都有什么鸟啊?要具体的名字 绿孔雀 孔雀是驰名中外的观赏动物,西双版纳是 孔雀的故乡。云南产的是绿孔雀,雄孔雀体长约2.2米(包括尾羽长约1.5米),羽色绚丽,多。

#西双版纳#凤尾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