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溶质扩散系数表 扩散系数的扩散系数

2020-10-04知识4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浓度越高,则溶质所占的间隙越多,供扩散的空余间隙越少,即z值越小,导致扩散系数下降。

溶质扩散系数表 扩散系数的扩散系数

溶质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质扩散系数表 扩散系数的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的两个表达式,并给出解释 菲克第二定律是在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菲克第二定律指出,在非稳态扩散过程中,在距离x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该处的扩散通量随距离变化率的负值,即(2)这就是菲克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如果扩散系数D与浓度无关,则该式可以写成(3)上式中,C为扩散物质的体积浓度(kg/m),t为扩散时间(s),x为距离(m)。实际上,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扩散系数D是随浓度变化的,为了使求解扩散方程简单些,往往近似地把D看作恒量处理。式(2)和(3)都是偏微分方程,求解时应先作变换:令,这样,式(3.7-3)就可以变成一个常微分方程,再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出方程的通解。利用通解可以解决包括非稳态扩散的具体问题。

溶质扩散系数表 扩散系数的扩散系数

请教,扩散系数是时间的函数,稀物质传递 菲克第二定律是在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菲克第二定律指出,在非稳态扩散过程中,在距离x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该处的扩散通量随距离变化率的负值,即 将代入上式,得·(2)这就是菲克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如果扩散系数D与浓度无关,则该式可以写成·(3)上式中,C为扩散物质的体积浓度(kg/m),t为扩散时间(s),x为距离(m)。实际上,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扩散系数D是随浓度变化的,为了使求解扩散方程简单些,往往近似地把D看作恒量处理。式(2)和(3)都是偏微分方程,求解时应先作变换:令,这样,式(3.7-3)就可以变成一个常微分方程,再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出方程的通解。利用通解可以解决包括非稳态扩散的具体问题。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成分过冷判据?成分过冷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液相中只有有限扩散时形成“成分过冷”的判据。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有温度梯度、结晶速度、相图上液相线的斜率、液相中溶质的扩散系数、平衡分配系数。液相中温度梯度GL越小。

在固溶体合金凝固时,在正的温度梯度下,由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有所差别,导致固液界面前沿的熔体的温度低于实际液相线温度,从而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这种过冷完全是由于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差别所引起的。温度梯度增大,成分过冷减小。成分过冷:凝固时由于溶质再分配造成固液界面前沿溶质浓度变化,引起理论凝固温度的改变而在液固界面前液相内形成的过冷。这种由固-液界面前方溶质再分配引起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由界面前方的实际温度和液相线温度分布两者共同决定。成分过冷不仅受热扩散的控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5303534制,更受溶质扩散的控制成分过冷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固~液界面前沿溶质的富集而引起成分再分配;第二是固~液界面前方液相的实际温度分布,或温度分布梯度必须达到一定的值。对合金而言,其凝固过程同时伴随着溶质再分配,液体的成分始终处于变化当中,液体中的溶质成分的重新分配改变了相应的固液平衡温度,这种关系有合金的平衡相图所规定。利用“成分过冷”判断合金微观的生长过程。在固相无扩散,液相有限扩散条件下的定向凝固过程中,保持平界面凝固的成分过冷判据为:GL≥-mL(1-k)C0/kDL.其中GL为凝固。

#扩散系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