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观点 理论

2020-10-04知识8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基础知识有哪些 1、什么是职业和教师职业?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职业的特点:(社会性)、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等。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什么?答:教师的职业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社会劳动。一、长期性和复杂性长期性:①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③教师劳动的效果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验证。复杂性:①教师的劳动任务相当复杂②对象存在差异③工具日益复杂④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⑤结果丰富多样二、延续性和艰苦性三、艺术性和创造性。艺术性:①表现在课堂教学艺术上②在德育工作具有艺术性四、主体性和示范性示范性①由学生具有模仿天性所决定②人的认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示范性的原因五、个体性和群体性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答:一、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爱国守法是“教2113师职业的基本要5261求”。热爱祖国,热4102爱人民,拥护中国共1653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扩展资料依据《教师法》第七条(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

简述高校教师是怎样作为学术道德的实践者 学术道德 建设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理顺学术行为主体的各种社会关系,建设合理的学术体制;二是道德体系本身的构建,包括能被整个社会和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的重塑和道德原则的构建,以及切实可行的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培养可执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学术行为主体。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与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互为前提和条件,其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性、充分了解相关学术规范并具有道德行为能力的学术新生力量,并带动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改革,从而为推动一个良性循环、可持性发展的学术生态圈的建立提供充足的道德氧气。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用善恶标准评价,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道德组成部分之一的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教师行业,职业。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 教师的职业道德:2113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5261民,拥护中国共4102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1653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一、影响教师职业压力的心理因素教师职业压力的形成一方面是外在的客观紧张刺激引起,另一方面是内部的主观感受。一般情况下,外在的客观刺激越大,压力感受越大。但是,在同样的刺激条件下,具有不同个性特质的人,主观感受到的压力却不相同,“外在刺激只有通过内在因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职业压力体验是因人而异的。然而,人的哪些个性特质影响教师职业压力内部机制的运行呢?我们认为,主要涉及的心理因素有:需要和动机、认知方式、人格特征、能力素质、自我期望、经验、心理准备状态等。(一)需要和动机作为现实的人,有各种需要,教师也不例外。与其他行业人员相比,教师需要的结构有共同的一面,即由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等组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作为一个人的教师”当然也有这些需要。而“作为一个教师的人”,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存在着一个需要体系的运行机制,以至于形成教师需要的独特风格,如物质需要的朴实性、发展需要的稳定性、自尊需要的迫切性、成就需要的强烈性等等。而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教师需要的活动过程是:。

谈谈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应当从哪些方面作努力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2113己的学校5261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4102教育、热爱学校,1653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表现在1.行为作风不正2.教师职责倦怠3.行为表现失范4.敬业精神不足5.团队精神缺乏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什么要求 一、爱国守法。热2113爱祖国,热爱人民,拥5261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41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653。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二、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三、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四、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五、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社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