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鉴赏古诗?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修辞

2020-10-04知识5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古诗句

如何鉴赏古诗?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修辞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出处:《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于开元初进士及第后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事被贬为济州同仓参军,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才返京任右拾遗。对于王维的这段履历,绍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岳兵在其《王维在越中事迹考》中认为:“唐开元八年至开元二十一年将近十五年间的王维原来在吴越漫游。有充分的理由说他的《鸟鸣涧》。

如何鉴赏古诗?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修辞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2113的艺术效果。5261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4102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1653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内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容烘托在读者眼前。

如何鉴赏古诗?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修辞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所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略有夸张手法.

请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萁在釜中燃,豆在釜下泣.(对偶、拟人)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白描)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拟人)4、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这首诗全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

#王维#鸟鸣涧#正面描写#古诗词#诗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