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传习所的义演办所 二十世纪初期,在国计民生艰难和京剧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一度兴盛的昆曲(亦名昆剧)逐渐衰落。在昆剧重镇苏州,著名的“四大坐城班”先后解散。一些喜爱昆剧的艺术家、票友为此忧心忡忡,思谋为昆剧找到出路。1921年8月,苏州和上海的昆曲家张紫东、徐镜清、孙咏雯、贝晋眉、潘振霄、徐凌云、汪鼎丞、穆藕初、张石如、谢绳祖等,鉴于全福班老伶工年老力衰,后继无人,大家集资在苏州五亩园开办昆剧传习所。创办初由贝晋眉、徐镜清、张紫东负责。活动得到了苏州昆剧爱好者与曲友们的赞助,商定每人出资100元作为开办费,并向轮香局善堂借用城北五亩园的10多间房屋作所址,用作教学场所。不久,穆藕初加入,出巨资,并有吴梅、江鼎丞等人赞助,拟定办所方案,招收清贫子弟,提供膳宿,先后延请了晚清昆剧名小生沈寿林的次子、全福班的沈月泉(主教小生,被尊称为“大先生”)、沈斌泉(主教副、丑、净,称“二先生”)、高步云(笛师)、许彩金(主教旦行,半年后被辞)、吴义生(主教外、末、老生、老旦)、尤彩云(主教旦行,接替许彩金)、邢福海(拳术教师)、施杭林等为教师,教唱昆剧,此外,还聘请文学教师傅子衡、国文教师周铸九以及英语、算术教师孙卓人教授。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什么? 昆剧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历史沿革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