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溴的诱导效应为什么比羟基强 在间硝基苯中,为什么硝基在间位时,对苯酚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没有

2020-10-04知识2

为什么烷氧基诱导效应吸电子能力大于羟基 氢的电负性小于碳 所以理论上氢的诱导给电子能力应该大于甲基 但是如果是在RH与RCH3之间比较的话 则R-H键上的电子云密度不够氢这样一个小原子发挥它全部的给电子诱导能力 而甲基上的氢则可以比较完美地对R-CH3的碳碳键进行给电子诱导 所以作为碳原子上的取代基 氢原子的诱导给电子能力小于甲基但是如果隔着一个氧原子.氢原子就可以很好地对R-OH的碳氧键进行给电子诱导 从而削弱了羟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而对于R-OCH3来说 甲基上的氢隔了两个原子 就显得有些鞭长莫及 诱导给电子能力被降低 而不像羟基中那么远近正好了(我于是改了…和贴吧里的一模一样=)

溴的诱导效应为什么比羟基强 在间硝基苯中,为什么硝基在间位时,对苯酚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没有

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是什么? 取代基如果是像-NO2(SO3H、COOH、CHO)这样的,就是与碳相连的元素的原子比氧的电负性弱(就是该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没有氧强的时候,该元素原子的电负性比氧弱)而且还连有氧。

溴的诱导效应为什么比羟基强 在间硝基苯中,为什么硝基在间位时,对苯酚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没有

氧的电负性比氯大,为什么羟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一般不如氯原子 你好,O的电负性为21133.44,Cl的电负性为3.16,O的电负性确实5261比Cl大一些,但4102是,这只是从单1653一元素来说是这样的,对于由O和H(电负性2.20)构成的羟基,受H的弱电负性影响,羟基整体的电负性大为下降。所以不如Cl。

溴的诱导效应为什么比羟基强 在间硝基苯中,为什么硝基在间位时,对苯酚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没有

有机化学中如何判断基团是给电子还是吸电子的?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对于一个基团-RX,如果R的电负性大于X,那么它就是给电子的,反之就是吸电子.比如烷基-CH3,羟基-OH,烷氧基-OCH3,由于C的电负性大于H,O的电负性大于H,O的电负性大于C,所以都是给电子的;而像硝基-NO2,羧基-COOH,醛基-CHO这些就正好相反,都是吸电子的.有机反应中遇到的元素就那么几个,记住就好了,电负性:F>;O>;Cl>;N>;S>;C>;H,记住这几个就可以了.

请问,苯酚中羟基的对位上分别连有甲基、硝基、甲氧基、溴原子,酸性强弱顺序是什么?为什么呢?谢谢 苯酚的酸性比水、醇强,其原因在于由苯酚解离而生成苯氧负离子,氧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可以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使负电荷分散到整个体系中,从而是体系趋向于稳定。从而使。

同时存在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时,如何判断谁强谁弱 共轭效2113应是指两个以上双键(或三键5261)以单键相联结时所发生4102的电子的离位作用。英戈尔德,c.k.称这种效应为仲1653介效应,并且认为,共轭体系中这种电子的位移是由有关各原子的电负性和p轨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数)决定的。据此若在简单的正常共轭体系中发生以下的电子离位作用:(例如:ch2ch—chch2、ch2ch—cho)。y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p轨道半径愈大,则它吸引电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于基团—xy从基准双键ab—吸引电子的共轭效应(如同右边的箭头所示)。与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p轨道半径愈大,则它释放电子使其向y原子移动的能力愈小,愈不利于向—xy基团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中间原子b和x的特性也与共轭效应直接相关。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诱导效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云密度向某一方向偏移,这种效应叫诱导效应。诱导效应的特征是电子云偏移沿着σ键传递,并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减弱或消失。例如,醋酸是弱酸(pki=4.76),醋酸分子中。

什么是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有什么吸电子基团比硝基更强的 首先我们2113要知道,有机化学中取代基效5261应分为四类:诱导效应、共轭4102效应、超共1653轭效应和场效应。前两者最常见,一般一个取代基究竟是吸电子效应还是给电子效应,一般看这两个效应的综合(当然有些基团不存在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强烈地和原子电负性有关,比如卤素原子电负性大,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而且F>;Cl>;Br>;I。同时含有不饱和键的基团,不饱和程度越大,吸电子性越大,因为成键原子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越高,对电子云吸引能力越强,所以炔基吸电子性强于烯基。诱导效应一般传递原子数目最多3个,主要影响2个碳原子的距离。共轭效应存在于含有p轨道或者π键的体系中,如果该基团的第一个碳原子上面连接有不饱和键,比如苯环基、羰基、醛基、硝基等,那么这个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如果该基团第一个碳原子不含有不饱和键,比如卤素、羟基、氨基、烷氧基等,则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究竟一个基团具有什么电子效应,需要综合考虑两者。比如对于羰基,是吸电子诱导效应+吸电子共轭效应,所以综合下来是强吸电子基团,硝基、腈基也是如此。对于羟基、氨基等则是吸电子诱导效应+给电子共轭效应,但是后者强于前者,所以是一个给电子基团。这些都是根据大量。

在间硝基苯中,为什么硝基在间位时,对苯酚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没有 邻位共轭作用加邻位作用(氢键)由于硝基具吸电诱导效应吸电共轭效应并使负电荷离域硝基氧使硝基苯酚盐负离更加稳定硝基位于羟基邻位或位能显著增强苯酚酸性;硝基位于间位能通共轭效应使负电荷离域硝基氧吸电诱导效应产影响三者位酸性强

氯原子与苯环直接相连时,怎么会是邻对位定位基? 这个要用共振杂化理论解释了,因为亲电试剂进攻邻位比进攻间位产生的共振体多,有四个,而进攻对位只有三个.共振杂化体越多,中间体越稳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